现代京剧《弄潮》乘风踏浪,焕新回归

昨晚在青岛大剧院演出 汇聚国内顶尖主创团队 打造新时代文艺精品
青岛早报 2024年04月19日 周洁 王雷

青岛早报2024年04月19日版面

组图:4月18日晚,《弄潮》在青岛大剧院演出。

扫码观看 相关视频

当传统的东方艺术遇见现代的东方大港,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4月18日晚,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指导,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演艺集团联合出品,青岛市京剧院演出的现代京剧《弄潮》在青岛大剧院演出。本场演出由张建峰、王艳两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以及著名裘派花脸王越担纲主演。

更名《弄潮》拉开巡演序幕

京剧《弄潮》,原名《东方大港》,聚焦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总设计师张连钢及其“连钢创新团队”自主创造世界奇迹——智能无人全自动化码头(QQCTN)的坎坷历程,全剧以张连钢的叙述构思事件、推进情节,勾勒出戏剧冲突和场面动作,以灵动、细腻、深刻、高远的视角回溯中国海港建设的历程,展现当代海港人不畏险阻、自主创新、协同作战、勇于创造的时代风貌与献身精神,探究和构建当代海港人面向未来和世界的筑港梦想。

《弄潮》作为取材于现实题材的原创剧目,创作需要大量的真实素材作支撑,为了更好地把握时代精神和反映生活本质,青岛市京剧院经过3年多的酝酿,收集整理了大量素材,深入生活,直面一线工人,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该剧编剧、导演、主演等主创人员先后多次赴山东港口集团作业现场采风。剧本数易其稿,为后期的剧目创作打下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据青岛市京剧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更名之后的《弄潮》,对于主创团队而言,是一次焕新回归,“一年前《东方大港》就是从青岛出发,从这里启航,前往北京、日照、成都等地,时代楷模张连钢及其‘连钢创新团队’的故事和精神深深感动了观众,弘扬了新时代工匠精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青岛故事,所到之处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此次京剧《东方大港》焕新回归,正式更名为《弄潮》在青岛大剧院上演,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演出前不久,张连钢荣获‘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称号,《弄潮》的上演也是为张连钢及其‘连钢创新团队’献上一份舞台大礼,并拉开了本年度巡演的大幕。”

传统美学结合现代工业质感

《弄潮》以京剧艺术为底色,艺术性地演绎张连钢及其团队鲜活而真切的建港故事,形象化地彰显当代中国“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豪迈与壮阔,融汇出一幅真切动人、生动的舞台艺术画卷。

从舞台置景来看,《弄潮》的舞台是极其写意、现代、开放且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既充满现代工业科技感,又符合中国戏曲“景随人移”的假定性与流动感。演出过程中,台下观众随时可以感受到主创团队以夸张的程式动作为烘托表演、塑造人物、表达情感服务,达到“变其形而传其神”的艺术效果。团队以电脑操作无人码头软件排除障碍时,电脑凭空“消失”,演员集体做出无实物的虚拟动作,延续了京剧的虚拟写意特性,而进行电脑测算数据、调试的图像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于舞台大屏,让技术感、智能感扑面而来,进一步渲染了舞台的“科技”氛围,将传统美学与现代工业质感结合,让观众眼前出现一个充盈着科技感的现代海港,既不脱离京剧虚拟写意的本质要求,又与剧目内容的气质相吻合,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音乐上,《弄潮》融合东西方的表现手法,不仅有戏曲伴奏乐团,还有交响乐团做进行“大伴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交响乐的运用对于丰富剧目的情感层次、深入角色内心、助力表达延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实力主创护航打造精品力作

《弄潮》从编剧、导演、作曲到主演,汇聚了国内顶尖的主创团队,集中力量打造新时代文艺精品。由国家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王勇担任编剧,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新时代杰出导演卢昂担任导演,著名戏曲音乐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朱绍玉担任作曲,国际知名舞美灯光设计家周正平担任灯光设计,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教授金卅担任舞美设计,国家话剧院胡天骥担任多媒体设计,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师王玲担任服装设计,由张建峰、王艳两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以及著名裘派花脸王越担纲主演。青岛市京剧院也派出精兵强将,众多优秀中青年演员用心演绎角色,展示自己的专业才能,显示了青岛市京剧院薪火相传、人才济济的喜人景象。

《弄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项目”“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山东省齐鲁文艺高峰计划重点项目”和青岛市重点文艺精品扶持项目等。青岛市京剧院院长张欣表示,《弄潮》既能继承中华戏曲的美学传统,又能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适时地回应了时代巨变。《弄潮》在完成了青岛的演出场次后,将于5月中旬再赴北京演出。

/ 访谈 /

一曲《港岛颂》让《弄潮》传唱更远

《弄潮》的导演卢昂在创作之初曾表示,对于一部戏剧来说,不能仅仅停留在事迹的呈现上,还要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这个戏能够把这样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出来,并展现他与众不同的独特思维和团队合作解决困难的能力,这展现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也是这个戏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创作理念,令台上台下的观众与演员产生了情感的共鸣与共情。

担纲女主角的演员王艳表示,作为一部当代工业题材的京剧作品,借用现代戏的表现手法呈现时代的建设成就,在演出过程中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传统的戏曲舞台上,水袖、翎子,还有华丽的服装,都是我们的道具,这些外在的呈现,既是京剧程式的一部分,也是京剧艺术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表现,但我们出演当代题材,没有这些辅助,服装、道具、化妆力求生活上的真实,如何将京剧本体的部分融入其中,也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一直着力探讨的部分。”王艳说。

采访中,王艳特别提到了与剧中人物原型面对面交流的过程。“观演过程中,他们都很激动,就像是在回望自己的经历。座谈的时候,他们也谈到了自己当初的艰难与感触,这些都给予我们创作上很大帮助。”剧中饰演张连钢的演员张建峰表示,首演时,团队的多位演员曾与之交流,“他们低调地表示‘自己并没有你们演得那么好,我们希望能够继续努力’。都说优秀的作品能够鼓舞人,这部京剧作品如果能够起到那么一点点作用,对于我们演员来说,就是最大的贡献。”

同时,《弄潮》的主创团队也期待着将这部作品打造成能够具有广泛传唱度的作品,王艳表示,这部戏是京剧中非常难得的工业题材,有着青岛特色,“除了我之外,青岛京剧院还有二组、三组的演员,大家一起不断地调整、打磨、加工,经过观众、专家的检验,希望将这部戏推出去、传唱下去。”张建峰透露,更名之后的作品对于结尾部分也有着精心的设计,“在尾声部分,张连钢与爱人共唱一曲《港岛颂》,台词中有一句‘海风吹、海鸥翔’,伴随着歌声,台上台下共同感受‘我的城、我的港在我身旁’的情感,特别令人激动,希望通过我们的演绎,将作品传唱下去。”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周洁

摄影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王雷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观海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