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披“国旗红”的“福星”苹果有冰糖心。
早报1月23日讯 1月23日,苹果新品种“福星”苗木繁育经营权转让签约仪式在青岛农业大学举行,来自莱州大自然园艺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农业大学的领导和苹果育种团队成员,共同见证了青岛农业大学苹果新品种“福星”苗木繁育经营权以1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莱州大自然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创山东省自主晚熟苹果新品种转让费的最高纪录。这是该苹果育种团队继“福丽”和“福九红”之后转让的第三个苹果新品种。
“千万苹果”很甜心
能卖1000万元的苹果卖点在哪里?据“福星”苹果选育人——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张玉刚介绍,“福星”是晚熟品种,每年10月底成熟上市,种植的第二年便可开花结果,第三年平均亩产能达到3000斤,第五年进入丰产期,亩产在8000斤左右。
“福星”苹果红彤彤的外表,让人看着就有食欲。张玉刚介绍,“这个品种单果重为238g,果实近圆形,果面鲜红色,相比其它苹果更红更圆。”高颜值的“福星”苹果口感如何?张玉刚表示:“‘福星’口感脆甜,平均糖度在16度以上。而同为晚熟品种,‘富士’的平均糖度在13度至15度,因此‘福星’苹果口感更甜。”
“‘福星’是青岛农业大学苹果育种团队于2010年以‘新世界’(母本)和‘粉红佳人’(父本)杂交育成的易着色、适于免套袋栽培的晚熟优质抗病苹果新品种。”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福星”苹果育种团队的祝军教授说,“福星”自从2016年开始结果以来,在全国苹果产区进行了多年多区域种植,包括山东、陕西、甘肃、山西、河北、辽宁、河南、新疆、云南等地。从各地的结果来看,“福星”的表现都很好,深受同行的认可。总的来说,“福星”是一个“六好”品种——好吃、好看、好管理、抗病性好、好贮藏、效益好。
“六好苹果”身披“国旗红”
这个“六好苹果”究竟好在哪里?祝军介绍,“福星”苹果酸甜适口,肉质致密,肉脆多汁,果香浓郁,迎合了大多数人的口味。“在外观上,果个高桩,果形圆整,果面光滑,光洁无锈,色泽鲜红,像我们的国旗一样红,所以也叫‘国旗红’。”祝军说。
“福星”果实着色快,不套袋的果实颜色更好看,可不套袋栽培,降低了生产成本。树势中庸,容易成花,适宜于规模化管理,符合现代矮砧密植栽培的种植模式。从适应性上来说,它抗病性好,叶片高抗炭疽叶枯病、早期落叶病,果实无苦痘病,有利于生产有机果品,符合绿色果品生产要求。
“福星”苹果还好贮藏,果实硬度大,耐储存,耐运输,在低温冷藏条件下可贮藏一年以上,可实现全年供应,达到季产年销。从“福星”的品质和在各地的表现来看,它是一个高档苹果品种,其果实价格高于“红富士”,生产成本低于“红富士”,产量不低于“红富士”。因此,其效益会比“红富士”更高,符合现代高档水果经营的条件。
经过14年的培育,“福星”苹果如今以1000万元的价格“出嫁”,回忆起它的成长经历,祝军介绍,“‘福星’苹果为青岛农业大学自主培育的苹果新品种,2010年4月进行人工授粉杂交,2011年育苗,2012年的春天嫁接在M26砧木上,2014年结果,2015年在多地‘高接大树’,2016年‘高接大树’结果。2017年定名,于2019年完成了DUS测试并获得山东省林木良种审定,2020年获得了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和品种登记。”
把“中国芯”攥在自己手里
“多年来,青岛农业大学大力支持作物育种技术研究与创新,积极培育具有自主产权的作物新品种,为落实‘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作出了积极贡献。”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孟晓军表示。
青岛农业大学苹果育种团队致力于苹果育种已有30多年,从上世纪90年代果树育种专家戴洪义开始,现在接力棒又传到了年轻的张玉刚手里,这个团队一代接一代接续奋斗,就是为了培育出更好的苹果品种,奉献社会,让果农更富、果乡更美、果业更强。
张玉刚介绍,“我们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及山东省良种工程等30多个项目,锚定打造苹果种业‘中国芯’的目标,育成了‘福丽’‘福九红’‘福星’‘福美’‘赛金’‘红丹’以及鲁加系列等17个苹果新品种。其中,‘福丽’是我国首例苹果品种权使用权转让品种。团队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其中,‘苹果育种技术创建与优质特色新品种选育’于2019年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图片由受访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