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杭州亚运会闭幕。中国体育代表团中的18名青岛籍健儿奋力拼搏,交出了10金3银的亮眼“成绩单”,所获金牌数在山东省内独占鳌头,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前三。结束了杭州亚运会的征战,新征程已经再启。青岛体育正在不断调整项目发展、后备人才培养等,全力备战明年的巴黎奥运会,力求新的突破。
“水军”异军突起
老将新秀摘金夺银
老将创佳绩,新星正闪耀。杭州亚运会上,青岛籍运动员展现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健康发展之势。
在青岛体育收获的10枚金牌中,除了老将陈梦(乒乓球女团)和王思雨(女篮)外,其他8枚均来自于水上项目:胡晓宇和赵焕城收获两枚帆船项目金牌;刘晓鑫、卜廷凯和殷梦蝶分别在皮划艇、赛艇场上贡献了6枚金牌。此外,马振霞摘获女子20公里竞走银牌,陈琰、姜志超分别获得现代五项个人、田径女子铁饼的亚军。
“成绩与我们赛前的预估情况基本一致。”青岛市体育局副局长刘新宏介绍,“这说明队员的表现相对稳定,在亚洲最高级别比赛中,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特别是18岁的铁饼小将姜志超,她在决赛中创造了个人的最好成绩。她这次虽然只拿下银牌,但上升空间很大。”
从目前的备战情况看,陈梦、王思雨等老将有望继续为国出战;水上项目的刘晓鑫、卜廷凯、殷梦蝶正值“当打之年”,并已经顺利获得了奥运参赛资格,有机会向奖牌发起冲击;小将姜志超、胡晓宇、赵焕城、马振霞有望冲击巴黎奥运会及今后国际大赛名额。
训练日复一日
保障举措“固优补短”
登上领奖台只是一瞬间,背后是一分一秒的坚持累积而成。
在皮划赛艇比赛现场,殷梦蝶的双手布满老茧。“我们的双手长时间与桨摩擦,起泡、流血已是家常便饭,简单包扎一下,就继续投入训练……”一句话轻描淡写,但运动员埋头练功的辛苦已无言地磨印在这双手上。
当然,运动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竞技体育赛场上,比拼的还有训练和保障体系。借助驻青高校的专家团队、专业的体育科研团队,青岛重点保障重点运动员、重点运动项目。同时,坚持刻苦训练与科技赋能并重,推行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的“三从一大”科学训练计划,有针对性地补弱提能,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经过多年努力,2004年组队的青岛皮划艇赛艇队已经日渐成熟,成为青岛体育在各项大赛中摘金夺银的主力军。以亚运会为例,从2014年张馨月和陈翠明在仁川贡献两枚赛艇金牌,到2018年江燕和卜廷凯在雅加达收获两金,再到今年在杭州将6枚金牌收入囊中,这支能打硬仗的“青岛水军”正在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青岛孩子的身体素质好,又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青岛开展皮划艇赛艇项目的先天优势,而且,水上项目本身就是山东竞技体育的强项,好苗子不怕被埋没。”市体校校长马岩华介绍,“市体育局和体校已将皮划赛艇列入优势项目发展计划,目的就是持续发力提升选材标准和质量,为更高级别的队伍输送高精尖后备人才。”
在杭州亚运会上,青岛帆船项目创造了最大惊喜——胡晓宇和赵焕城实现了青岛帆船项目金牌“零的突破”,“帆船之都”招牌熠熠生辉。
上述项目能够持续发力,得益于整体战略规划、目标定位与全盘设计。比如,水上项目与省队的联合,乒乓球借助鲁能俱乐部的力量。2008奥帆赛在青岛成功举办后,“帆船进校园”活动持续至今,胡晓宇和赵焕城就是从校园走出的亚运会冠军。
“这些成功案例为其他项目深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一名教练员告诉记者,青岛正在全力培植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群”,按照教练员执教能力、地域人材特点、人才培养周期规律、硬件设施条件、市级与区(市)级资源统筹等原则分级管理。其中包括奥运目标项目12项、国家战略项目4项、国家级目标项目16项和省运会项目25项。
在巩固优势项目发展的同时,“攻坚”上届省运会的18个未达预期项目。成立弱势项目攻坚小组、制定弱势项目人才引进计划、强化硬件设施设备保障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社会力量“加持”
城市增添“体育亮色”
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量。竞技体育的发展,并不在一朝一夕。
“杭州亚运会是观察亚洲体育发展动向的一个窗口。”刘新宏表示,青岛籍运动员在本次亚运赛场交出“高分答卷”,得益于刻苦训练、科学保障等的有机结合,也得益于社会力量的支持。
以新兴项目霹雳舞、攀岩为例,市体育局组建了省内第一支霹雳舞专业队,并聘请国内著名教练员带队训练,目前已向国家集训队输送4名高水平运动员;攀岩项目在没有专业训练场地情况下,相关部门与城阳区体育运动学校达成共识,共同承担竞技体育队伍组建与备战任务,最大限度发挥全市资源效益。
下一步,市体育局将加快推进《青岛市社会力量承担竞技体育任务实施办法》政策的出台,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承担竞技体育任务的积极性,支持鼓励社会俱乐部承担省运会金牌任务。以乒乓球项目为例,拟在选材招生、训练水平、硬件设施、教练员执教能力等方面充分整合具备优势的社会俱乐部,确定省运会金牌任务数,并根据政策按金牌任务数予以资金扶持。
青岛也将结合全市体育场馆设施和服务能力,积极承办国际国内各类大型(综合)体育赛事,培育青岛的“赛事名片”,促进青岛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许诺
图片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