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个孩子的青岛“妈妈”

青岛六十八中新疆班班主任修朝辉 从教26年以爱育人 给新疆娃第二个“家”
青岛早报 2023年09月11日 钟尚蕾

修朝辉和新疆班的学生们合影。

  青岛六十八中高一新疆班班主任修朝辉,从2022年起,七百多个日夜,她把时间都给了这群来自天山脚下的孩子们,让新疆生在青岛有了第二个“家”。

  让学生“安心”实现大学梦

  今年46岁的修朝辉,2022年的秋天调到68中带新疆班,在她眼中,这些远道而来的孩子,就像天山上的雪、赛里木湖的水,待人真诚、清澈见底。为了让这群孩子快速在学校“扎下根”,修朝辉用心、用情对待他们,让学生们找到了满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884公里,是从新疆到青岛的距离。在修朝辉的班里,她把这个数字化作温情与陪伴,让新疆孩子安下心来,投入到学习中。“这群孩子从新疆而来,远离家乡,只有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他们才能沉下心学习。”当班主任15年,修朝辉早已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教育工作中,接手新疆班,她更是拿出比从前多数倍的精力,陪在这群孩子身边。“孩子们在哪,我就在哪,自己没事的时候,就来班里看自习,孩子们看见我在,也能安心很多。”除了睡觉和排课,修朝辉的一天,能超过16个小时陪在学生身边,学生提出的问题,修朝辉解决不了的,会一一记录下来,事后找各科老师沟通,为学生解决。“学习成绩,是我首当其冲要保证的,相信这也是他们的父母最关心的事,我得让他们的父母放心。”在新疆班的两年时间里,修朝辉发现,班里的孩子学习很努力,很团结。“他们晚上熄灯后,还会点灯学到10点半以后,甚至到12点,他们就是要在这里实现自己的大学梦。”修朝辉说。

  新疆生有了青岛“妈”

  “记得刚接手新疆班时,孩子们问我,大海到底长什么样?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我当时就决心一定要带他们去看看青岛的海。”多年来,修朝辉在教育行业中的累累硕果,除了自身的努力外,离不开家人在幕后的支持。爱人得知修朝辉要带学生看海,立马请朋友帮忙,自费为学生安排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出海之旅”。类似这样的事情,并不在少数。为了让这批新疆孩子在青岛感受到家的温暖,每当班级里有学生生病,不论大病小病,她都亲自带学生上医院,做学生的翻译,给学生买水果,精心陪护患病学生,让这些来自异乡的孩子心灵备受感动。太多太多这样的事情,虽平凡,却倍显真情,这一切甚至让其他班级的学生十分羡慕,因为他们有一位最贴心的青岛妈妈。

  打“飞的”到新疆家访

  从教26年来,修朝辉一直坚持去每一位孩子家中家访。今年是修朝辉第一年到新疆接新生,收到学生们的热情邀请,修朝辉决定早点出发到乌鲁木齐,她依次选择了巴州、博州、伊犁三个城市,但令她万万没想到的事,新疆土地面积大,这三个城市距离很远,修朝辉不辞辛苦,打“飞的”家访,一路颠簸,来到学生家中,家长们拿出各种水果、特产招待她。“只有走进学生家中,才能充分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给他们最需要的教育帮助。” 去年,修朝辉班里有个叫马静文的回族姑娘,刚来学校时特别不适应,成绩一直没有起色,也曾有过想回家的念头。虽然经过老师们的共同努力,安抚了马静文的情绪,但修朝辉一直把马静文的事放在心上,这次去新疆家访,修朝辉第一个就选择了她家。通过这次家访,马静文解开了心里的疙瘩,学习成绩取得了明显提升。

  ◆新闻延伸

  传承师恩 给学生一个“家”

  “家访是翟校长多年来的育人经验,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原来,现任青岛六十八中翟召东校长曾经是修朝辉的班主任,还是学生时的修朝辉,深深记得翟校长家访时的温暖与帮助。

  如今,同样走到教师岗位的她,传承了翟校长的家访经验。对学生做到生活上关心,学习上“苛刻”。把每一个孩子当成“亲生”孩子一样教育。“这些新疆生,也是校长的心头宝。”修朝辉告诉记者,在青岛六十八中,新疆生们即使身上一分钱没有,也能在学校吃好穿暖,过得幸福充实。学校为新疆班的学生特别设立食堂,所有消费由学校承担。每逢节假日,校长还为新疆生们发“红包”,让他们买点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不少学生感慨:“在六十八中,就像自己的第二个家。”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