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嘉庆(白衣)获评“齐鲁最美退役军人”。本人供图

徐嘉庆为顾客按摩。
老师说我进步很大,学东西总是比别人快,很快就能学成的,不用担心,比在战场的时候轻松、容易多了!”
“政府只能救济一时,我们残疾人还是得有一技傍身,才能保障一生。”
“当兵保家卫国,退役服务人民,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徐嘉庆
40年前,19岁的徐嘉庆怀揣着从军梦想光荣入伍。后来,他在老山前线作战中眼睛被手雷的弹片炸伤,痛失双目。转业回到地方后,徐嘉庆身残志坚,刻苦学习盲文和中医按摩,自学十几门课程,创办“胶州市徐嘉庆盲人保健按摩所”,教授盲人推拿技术。他还参加首届中医按摩医师考试,考取了行医资格证,推拿30年共为7万人次解除病痛。
胶州市退役军人徐嘉庆自立自强的精神感动和影响着身边人,“胶州市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自强模范”“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最美退役军人”“山东省优秀退役军人”……一系列光荣称号的背后,是徐嘉庆一段段不平凡的经历。在不久前举行的2023“齐鲁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上,徐嘉庆以青岛市唯一、山东省第一的成绩荣获“齐鲁最美退役军人”。
因战失明
转业回乡打响“命运反击战”
1983年,年仅19岁的徐嘉庆光荣入伍。不幸的是,两年后,徐嘉庆随部队奔赴老山前线作战,但是眼睛被手雷的弹片炸伤,痛失双目,被评定为一级伤残,荣立战时二等功。
“开始我有些沮丧,不过后来想想,这些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一定要振作起来。”徐嘉庆没有被命运击垮,相反,参战的经历、军人的本色让他愈发坚定坚强。在住院治疗期间,他热爱生活、阳光正直的一面感染了为工友陪床的姑娘江素凤,两人在1987年步入婚姻殿堂。
新婚之后,为了生计,妻子每天忙于工作,徐嘉庆因为眼疾无法外出工作,只能在家里和岳母照看女儿。从过去一名战场上的战斗英雄到如今的生活难以自理,甚至处处碰壁的残疾人,徐嘉庆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但是短暂的流泪之后,徐嘉庆坚定地燃起生活的斗志,毅然投入技能学习的新征程,打响“命运反击战”。
再入校门
到盲校学盲文和中医推拿
徐嘉庆从收音机当中知道了青岛有所盲人学校,跟家里人商量后,决定去青岛盲校学习盲文和中医推拿。在当地政府部门帮助下,1990年,徐嘉庆怀着对生活的憧憬,再次踏进校门。
学习盲文的路,依旧不平坦。在学校里,徐嘉庆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反差与学习压力。他是一个有着参战经历的大个子,是一个有了家庭的大哥,同时也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盲文和中医推拿、刚刚进入学习队伍的“新兵”,经常是手指扎破了、笔记本也被染红了,可还是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对于有过正常学习经历的徐嘉庆来说,盲文的学习,就像从脑子里抹去以前学过的东西,重新填满新的知识一样,充满着挑战与未知。
能战胜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就一定能战胜学习路上的各种困难。徐嘉庆每天强迫自己只睡两三个小时,晚上同学们都已入睡,他还要坚持练习。
入学3个月后,妻子带着女儿去学校看他,当看到他因为练习而被扎破化脓的手指时,妻子心疼地流着泪说:“嘉庆,咱不学了,回家!”徐嘉庆摸索着擦去妻子脸上的泪水,笑着说:“老师说我进步很大,学东西总是比别人快,很快就能学成的,不用担心,比在战场的时候轻松、容易多了!”经过3年的刻苦学习,他终于熟练掌握了盲文与推拿技能,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
开按摩所
30年来服务7万人次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从初入行业的推拿新手到有口皆碑的经验师傅,从小煤屋里的按摩所到宽敞明亮的盲人推拿店铺,徐嘉庆以奋发实干的姿态,持续书写着退役军人的创业故事。
1993年,徐嘉庆回到胶州开办了自己的按摩所,踏上创业之路,“一开始,是在自己家的小煤屋里,因为还没有什么名气,每天没什么客人,甚至十几天都没有顾客上门。本想可以帮助家里解决点困难了,却没想到这么艰难。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再一次面临生活的风雨。”
军人骨子里的英勇,让徐嘉庆不肯服输。徐嘉庆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去大城市进修,让自己的推拿技艺更加出众。1997年,简单收拾后,徐嘉庆一个人背着背包踏上了去深圳的列车,妻子留下来照顾年幼的孩子。两年的时间,在深圳残联组织的伤科推拿按摩培训班,徐嘉庆刻苦学习,推拿手法和技法都得到很大提高。回到胶州后,经过口口相传,徐嘉庆盲人按摩保健所名声越来越响,顾客越来越多。
“有时候,一天要按摩十几位顾客,按摩布经常是一个星期就被磨破一条,肘部也是一两个月就会被磨破一次。因为太过劳累,经常会晚上吃饭的时候,手都拿不住碗筷,关节都会红肿。”回忆起创业之路,徐嘉庆觉得学习和创业的辛劳,终于换来了自立自强的生活,他可以靠自己照顾家庭了。
推拿30年来,徐嘉庆累计为7万人次服务过。同时,他从未间断学习,通过自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西医诊断》《经络学》《针灸学》《伤科按摩学》《内科按摩学》《妇科按摩学》《儿科按摩学》《按摩学基础》《人体解剖学》等十几门课程,在45岁的时候,还参加了首届中医按摩医师考试,顺利考取了行医资格证。
回馈社会
尽己所能帮助他人
2019年3月,在胶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协调下,济南假肢厂的专家专门来胶州为徐嘉庆更换了义眼。徐嘉庆表示,“胶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就像家人一样照顾着自己,任何困难都会帮着解决。”而受到帮助的徐嘉庆,也在尽力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2020年2月份,徐嘉庆看到社区工作人员不顾严寒,每天3班倒做好疫情防控登记工作,立马和妻子一起熬制了姜汤送到了他们手中,让“寒夜里的一碗姜汤”温暖了一线人员的心。随后,徐嘉庆来到胶州市阜安街道办事处捐赠2000元现金和物资,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徐嘉庆是经历生死的国家功臣,也是传道授业的技能导师。曾有人问:“你都是国家的功臣了,靠吃政府的救济就能过活了,何必这么拼啊!”徐嘉庆说:“政府只能救济一时,我们残疾人还是得有一技傍身,才能保障一生。”为了让更多盲人能像他一样自立自强,徐嘉庆在担任胶州市盲人协会会长时,教授十几个盲人学习盲文,帮助他们去青岛博爱盲人学校进修,有两位盲人已在他的鼓舞带动下从事了盲人按摩事业。
去过徐嘉庆按摩所的人,总喜欢和他聊一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他就像一个自带光环的人,无论遇到什么烦心事,通过和他的交流,就会让你充满正能量。”一名得到徐嘉庆帮助的市民表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充分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来自社会大众的认同、重视和关爱,我将持续传递这种正能量。”徐嘉庆说。多年来,徐嘉庆始终尽己所能,通过各种途径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无论是地方政府组织的活动,还是社会团体组织的奉献爱心活动,人们总会看到他的身影,近年来,他累计捐款上万元。
“当兵保家卫国,退役服务人民,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为人民服务的誓言,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59岁的徐嘉庆说。
本版撰稿摄影(除署名外)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刘朋朋 李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