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

2023年我市将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80所 建设600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
青岛早报 2022年12月30日 钟尚蕾 刘世杰

孩子们在学校开展特色活动。市教育局供图

  要干啥

  报告摘录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3年,我市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续用力。切实办好16件市办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扶持创业3万人以上,新设公益性岗位3.7万个以上。出台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居民稳定增收。

  ●持续打造50所初中强校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80所,改造农村薄弱幼儿园70所,持续打造50所初中强校。实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加快莱西职教园区、上合职教园区规划建设。支持在青高校“双一流”建设。大幅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持续巩固“双减”工作成果。

  ●打造15分钟助餐服务圈

  加快提升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建设600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统筹布局老年人助餐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助餐服务圈。完成3800户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推动托育机构与幼儿园一体化建设。加强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建设,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快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持续推进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健全森林防灭火长效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和专用装备建设。巩固提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切实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纵深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攻坚战,积极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加强韧性城市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怎么干

  专家解读

  推动民生事业全方位改善

  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刘晋祎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刘晋祎认为,民生事业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办好16件市办民生实事为切入点,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安排,为提高岛城人民的生活品质提供了方向。

  刘晋祎提出了五条具体建议。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贯彻落实“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将就业优先政策落地落实,重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实时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的就业动态,并且将收入与就业统筹谋划,特别在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上出台一系列实施方案,促进分配公平,稳步提高全体人民收入水平。

  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政府工作报告将提升教育发展质量作为主线,全面实施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水平,并提出一系列可量化目标,这些将极大地促进全市教育实现均衡性、内涵式发展。

  三是积极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青岛建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青岛将全面实施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三年行动,加快打造一批医疗卫生攀峰学科、临床重点专科,这将为提高青岛的医疗能级提供基础性支撑。

  四是筑牢人民生活的安全网,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实施社会保险精准扩面行动的基本要求,深入开展个人养老金试点。为了进一步发挥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务实性的举措,例如,完善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好低保、特困、临时救助政策等,这一系列的举措将为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提供坚实支撑。

  五是重视解决“一老一小”问题,优化养老和托育服务。在养老方面,为了解决老年人就餐问题,报告提出了统筹布局老年人助餐服务设施的措施,并打造15分钟助餐服务圈。在托育服务方面,全力落实中央提出的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基本要求,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推动托育机构与幼儿园一体化建设。

  干成啥

  代表委员说

  构建有效引才、用才、留才机制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科技大学“一带一路”与中西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 赵洪娟

  新形势下推动在青高校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十分迫切,这既是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青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建议坚持精准科学,构建有效的引才机制。”赵洪娟表示,人才引进方面,政府要多渠道、全媒体、全球化布局,要主动出去“引”,着力引进一批在前沿技术、优势产业领域的高端人才,同时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从金融、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把“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落实到实处。高校应加强学科建设引领,实行灵活开放的人才政策,对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学科建设急需人才,坚持量身定做的思路给予支持;对海外优秀人才,积极采取全职、柔性方式引进;对青年人才,强化发展支持,采取协议工资、年薪制、人才特贴方式引进。地方政府与高校均应积极搭建各类平台、探索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思路,形成研发成果助推产业提质增效、市场效益反哺研发创新的良性循环。政府要积极鼓励“揭榜挂帅”,围绕重大问题和需求,紧盯关键核心技术,不论资质、不设门槛、激励挖掘前沿技术人才。高校要设立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岗,鼓励产学结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度评价。支持成果转化,构建合理的留才机制。政府要积极协助高校把科研成果“植入”企业,在技术服务、合作研究中实现产业化;同时大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鼓励推出“学科型公司”。高校可成立企业研究院,融入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主战场,与大型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探索建立政府推动、大学支撑、校企协同、市场运作的平台运营模式。

  “此外,高校还应健全人才服务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专家工作体系。”赵洪娟表示,一是要强化思想引领,进行国情校情、职业素养的教育引导,加强政治吸纳,抓好高层次人才思想工作,不断提升专家人才的政治归属感和组织意识。二是要建立、完善联系服务专家工作体系。地方政府与高校要多渠道、多形式、多方面地向高层次人才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及各项部署安排,保证联系服务工作的与时俱进。同时建立24小时不断线服务机制,打消时间和空间双重顾虑,架起专家服务“热线”。三是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突出学科导向,加强人才引育创新。构建基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学科需要、办学特色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  刘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