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回忆2021年娱乐圈时,明星“塌房”成为一个关键词。其实,“塌房”只是一种表象,为何会塌、如何不塌,显然更值得探究。“塌房”背后,是流量退潮以及文艺归位,时代的斗转星移,向新方向指明了道路。
明星为何会塌?一路点数过来,似乎各有各的“罪”,比如代孕风波、签阴阳合同逃税、婚内出轨、涉嫌传销……这些五花八门的事件,难免让人感慨:这是明星干的事吗?要么涉嫌违法违规,要么突破道德底线,违背公序良俗,做出这样的事来,不塌才怪。
古语云:“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把这句话放在娱乐圈也合适。一个拥有众多粉丝的明星艺人,即便不指望其能成为道德模范,也不能连基本的底线都没有吧。靠粉丝的关注来谋生,也理应接受粉丝群体的审视。要对自己的行业和专业心怀敬畏,下真功夫、练真本事,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这样的要求并不算太高。最近,一批虚拟偶像登上了地方卫视跨年晚会,“永不塌房”也成为一个卖点。的确,虚拟偶像自带这一属性,像洛天依等虚拟偶像也出道多年,积累了大批粉丝。但调侃归调侃,假如谁要真觉得真人偶像都靠不住,非得虚拟偶像才放心,那真是夸大其词了——这么容易就对人类丧失信心了?
其实,“塌房”背后是流量退潮以及文艺归位。向前回溯会发现,近年来流量席卷文娱行业的问题很严重。一些明星几乎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作品,就是靠炒作话题起家并维持热度,无论好的坏的,只要有话题就有流量,大不了出来辟辟谣嘛,反正片酬是会上涨的。所谓“话题女王”“黑红黑红”,正是如此。 “小鲜肉”是流量的另一代名词。多年前,编剧汪海林就直言:“我有一个公式:大IP+小鲜肉主演=烂戏。 ”虽然人们知道他的话很耿直,但这一套路还是畅行无阻。流量的背后是资本的身影。资本助推之下,一条从造星到追星,再到将粉丝变成流量的“饭圈”链条逐渐闭环。直到2021年,套路开始行不通了。
从中宣部此前印发 《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对违法失德艺人的惩处,禁止劣迹艺人转移阵地复出;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明确 “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再到中央网信办近日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对违法失德明星艺人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全网统一标准,严防违法失德明星艺人转移阵地、“曲线复出”……一系列举措释放出的信号是,严把明星艺人内容导向,加强正面引导,建立负面清单,违法失德必究。而从吴亦凡等事件中,更能看出法律面前没有任何人可以例外。与此同时,在“清朗行动”之下,已经畸变的“饭圈”受到严厉整治。无论价值导向。生态土壤还是纳税行为方面,文娱圈都逐步拨乱反正,“饭圈”重塑开始。
文艺逐渐回归人们视野的C位。在过去,“唯流量”“唯颜值”横行,偶像养成节目、大IP剧占据了大多黄金时间,而在2021年,《山海情》《觉醒年代》《功勋》等与流量明星绝缘的影视作品,引起了人们广泛讨论。优质内容才是流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这些影视剧中,人们重新寻回了对于“演员”二字的敬意。弘扬正道,德艺双馨,成为越来越多文艺工作者的自觉追求。
2021年,我们看见偶像走下神坛,流量潮水正在退去,创作热情重新燃起,行业乱象开始消除,而天空更加清朗。新的一年,随着行业治理进一步深入,希望能有更多好作品绽放光芒,更多好演员脱颖而出。期待看见更多有血有肉、有笑有泪、有德有艺的艺人。毕竟,靠虚假人设终究无法留住人心,唯有真实才可共情,也才能留住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