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章多年来一直坚守宣讲一线。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充分发挥党内先进典型在全面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即日起,青岛晚报开设“与祖国同行 为党旗添彩”专栏,讲述那些就在我们“身边”的党员故事。他们或忙碌于街道社区,或深耕于田间地头,或坚守在工厂车间……他们以“平凡”书写不凡,以“微光”汇集炬火,在学思践悟中履职尽责,用忠诚汗水锻造党员担当,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深刻含义。
一句“不要搞特殊”,让他的真实身份46年才被组织知晓;一句“要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坚持在基层”,让他坚持在工厂工作了34年;年轻人一句句“爷爷您放心”“未来交给我们”,让他26年来开展义务宣讲1500余场,受众百万余人……市南区八大峡街道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青岛市关心下一代“五老”宣讲团团长、市南区“五老”宣讲团成员周保章尽管已是91岁高龄,但依旧坚持宣讲在一线,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将七伯周总理的故事一直宣讲下去是自己的一份责任和担当。
初心不改以身报国
周保章1934年出生,籍贯浙江绍兴,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3月,他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积极传播先进思想,并且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周保章毅然从军,应征入伍,以身报国,并在部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组织多年考验,却在即将发展成为党员之际,由于突然患病,未能如愿。受周恩来总理家教家风的影响和对中国共产党赤诚的热爱,周保章从未停止向党组织靠拢的步伐。1950年,周保章来到青岛,1958年转业到青岛通用机械厂(原公私合营来顺机械修配厂)工作,期间多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3月,46岁的周保章举起右拳,随着领誓人员一起,一字一句地讲出这段已在心底默念了几十年的誓词。成为党员后,周保章更加严格要求自己。1991年,他从青岛通用机械厂高级经济师岗位离休后,选择不取分文投入到关心下一代事业中,“因为党需要合格的接班人,我要让周总理的精神激励一代代青少年,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传承家风扎根基层
“当时厂里不足百人,没有厂房,设备简陋,工人大多在露天干活,我也不能搞特殊,踏踏实实投入工作。”回忆起在工厂工作的日子,周保章说,自己曾在中南海西花厅生活过7天,七伯周恩来两次当面要求他“要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坚持在基层”。从此,这句话成为周保章的工作信条,工作期间,他极少向他人透露自己与周总理的关系,甚至连个人档案里都未提及。1996年,周保章在京因病陷于困境,时隔46年,组织才知晓他的身份。
“绝不敢张狂,绝不敢搞特殊,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成为一名普通劳动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周家的家风。”周保章说,离休后,他出版了3本书,“其中《亲情的记录》一书,里面收录了七妈邓颖超写给我的50封家信,虽是家信,但每一封渗透了七伯和七妈的殷切教诲,希望此书能启发更多的年轻一代,成为他们成长路途上的指引明灯。”
宣讲不停诠释信念
1998年,在周恩来同志100周年诞辰时,中央文献室邀请周保章参加纪念活动。“回到青岛后,市委老干部局邀请我为市直机关离休干部讲周总理的故事,那是我的第一次宣讲。”翻开周保章的笔记本,每一次宣讲的时间、地点、单位、题目都记录得非常清楚,“这26年来,我累计做了1500多场宣讲。”从小学讲到大学,从社区讲到企业,从青岛讲到外地,“北京、天津、南京、成都等我都去过,山东省我去过15个地市,很长一段时间一天做两场宣讲,最多的时候一天讲三场,中午不能回家,路边买几个包子,进大学宣讲都是在晚上讲的。”
周保章宣讲不是一成不变的,宣讲对象不同,对应的宣讲内容也不同。面对中小学生群体,他讲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面对青年群体,他讲周总理的理想和信念;面对公职人员,他讲《人民公仆周恩来》;面对党员干部,他讲周恩来同志的党性;面对离退休干部,他讲周总理的家教家风。多年宣讲,周保章虽然早已将大纲牢记心中,但他依然养成了讲课必须提前备课的习惯,仅备课笔记就写满了大约2000张A4纸,40余万字。他先后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尽管周保章已是91岁高龄,但依旧坚持宣讲在一线。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要将周总理的故事一直宣讲下去。”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张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