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的那张小桌子

青岛晚报 2024年08月03日 宋寒儿

  宋寒儿

  近来重读有关青岛画家张朋先生的文章,看到诸位师友在回忆往事时,都会提到张朋先生清苦的作画条件,尤其是那张小小的桌子。杜大恺说:“张朋家境最苦,老少三代,五口人,平房二间。夫人贤淑,屋虽简陋,却也清净。他家有一张小写字桌,虽小却也成全了一家人的文事。”石可说:“张朋同志的家务事也极繁杂,住房窄小,全部作品都是在一张一平方米的小桌子上完成的。”宋文京说:“几十年来,他都住在黄台路一座旧楼的一层西端,房间逼仄,陈设简单,别无长物。”

  张朋先生承自家学,自幼便展露出绘画的天分。后临习白石老人,专于大写意花鸟画。可每每读到这张小小的桌子,总让我的心中升起无尽感慨。一生淡泊的张朋先生,身处清简的创作环境下,仍时时有新作,有佳作,全靠他对于绘画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和勤奋。不仅是作画空间狭小紧张,囊中羞涩的画家甚至拿不出足够的钱来购买画材,但张朋先生总有自己的好办法:没有好宣纸,就用毛边纸画,大画用纸多,就裁成小尺寸……甚至有时候,为了完成一幅作品,还要拆了床板来画,皆可见张朋先生对艺术的渴望与热爱。

  由于纸张的限制,所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先生作品,大多尺幅不大,且尺寸不一。不过,张朋先生总是能在不同的纸张尺寸中,找到最与众不同,最独具匠心的构图方式,比如,他会运用中国画中特别的留白想象,通过截取的视角来不断延展画面的空间。在作品《寒香图》中,张朋先生没有画出松树的全貌,而是截取了最为粗壮的一段树干作为画面的中心,从而给予了观者去拼凑全局的宏大气象。还有在作品《松鹰图》中,张朋先生截取了松枝的一段与山峦之巅,尽管作品的尺幅不大,却绘出了雄鹰翱翔于广阔天地间的磅礴面貌。

  虽然作画条件艰苦,可是张朋先生的作品中没有一丝哀怨,没有一丝寒酸,没有一丝窘迫,反倒自然可爱,天真淡泊,充满生气。张朋先生曾在题画诗中说:“落墨随心三五笔,不加雕琢贵童真。”不论是相互依偎的母子猴,可爱机敏的小兔,还是动作轻盈的青蛙,懵懂纯净的小鹿……张朋先生笔下的小动物们几乎都是大笔挥就,寥寥数笔就显示出小动物的身姿和形态。除了一般花鸟画题材所偏爱的各类小动物,张朋先生的主题选择极广,居于海边的他还喜爱将新鲜海味绘于作品中,海螃蟹、海鱼……有时与其他蔬果相配,有时又加以酒杯,处处彰显出张朋先生乐道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张朋先生的作品没有刻意的雕琢,但也没有取巧的偷懒。看似随意的笔墨晕染,实则都是笔笔精准的累积。正是因为绘画机会的珍贵,所以张朋先生的每一笔,都是日积月累的思考与反复磨炼的技艺,最终才会呈现出看似轻松的笔墨。

  在这一张小小的桌子上,诞生了一幅幅杰出的作品,也诞生了一位了不起的青岛画家。对于一位艺术家而言,一间宽敞明亮的画室或许可以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好的条件,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或许会囿于创作的空间与环境,或许没有足以支撑创作的资金,但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将自己的视野和想象力无限拓展,在小小尺幅的天地中走出了艺术的舒朗和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