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工地喷淋措施抑制扬尘污染。
建筑工地喷淋降尘。
卫星遥感、雷达扫描、走航……这些举措,都为更有的放矢开展空气质量治理。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分局获悉,该局创新体制机制,以打好蓝天保卫战为抓手,构建“上下联动、纵横协作”的工作机制,持续推动辖区空气质量改善。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统管”
城阳区去年每月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题会,开展联合督导,印发实施系列方案,完善长效管控的体制机制建设,提升大气治理工作监管效能。与此同时,发挥城阳区环委会办公室统筹作用,加强与住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和各街道办等单位开展联合执法,聚焦解决建筑工地、市政和道路施工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联合街道开展辖区扬尘检查,检查无施工许可的土石方开挖和清运场地200余处次,巡查拆迁、道路等工地600余处次,排查非法砂石加工点100余处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督促整改;多次召开扬尘防治专题会议,推动工作落实落细;联合住建部门巡查建筑工地200余处次,发现扬尘隐患90余处,均已整改。
对全区在建项目按照重点区域、重点路域和施工时段节点时段进行分类,实施三级动态管控,按照项目进展情况和扬尘治理成效,定期进行分级动态管控级别调整修订,实现奖惩激励。对于问题整治不到位的项目严肃处理,降低评价级别,实施提级管控或挂牌督办。
查处案例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城阳区加强环保执法监管,以铁腕执法倒逼企业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去年组织做好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和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淘汰6家企业35吨以下燃煤锅炉12台,完成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1家。对一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报告的违法行为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10万元,该案例入选山东省2023年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
以环保督察为抓手,厘清职责边界,严格落实问题处理、督导考核、奖励激励,责任追究等闭环处理机制,组织调动各部门、街道切实履行环保责任,形成协同合力。去年组织开展扬尘集中巡查,分办并督促整改扬尘问题591个,每周调度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每月部署生态环境重点工作。
多方式加强监测数据采集应用
城阳区充分利用在线监控、用电监控、视频监控等非现场检查手段,加强对重点涉气企业的精准监管,2023年共发现并整改问题242个。动态更新各类监管台账,2023年组织386家重点涉气企业填报“青岛市大气污染源信息填报系统”,更新生产活动水平数据,新增360余家涉气企业纳入重污染天气工业源清单,对照特种设备清单对辖区260台锅炉信息进行补充更新。
与此同时,借助卫星遥感、雷达扫描、走航等技术手段,加强监测数据采集运用,实时分析污染成分,精准定位工地扬尘、道路扬尘、企业排污等污染源头,科学制定、实施管控措施,切实提高执法效率。
市生态环境局城阳分局在春阳路建立柴油货车遥感检测点位1个,实时监控车辆位置、运行轨迹、号牌号码、排放水平等。借助“一体化”调度平台,汇总企业各项管理、监测数据,同步采集企业在线数据,用电监控、污染物指标在线监测、视联网监管等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智能提醒,实现24小时智慧监管。创建21个应用场景,对企业自行监测、危废管理计划、排污许可执行报告等事项以及在线检测超标、异常数据等信息,第一时间向企业推送提醒信息,便于企业及时发现处理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首违不罚
发挥典型牵头引领效应,2023年城阳区地铁施工全面铺开,施工扬尘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经过考察调研,选取地铁9号线华城路站,召开地铁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现场观摩会,宣传扬尘精细化管控先进经验,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和推广借鉴作用。
严格落实“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确定事项整改措施工作方案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坚持“柔性和严厉”执法相结合,不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为守法企业营造良好环境,选聘环保管家入企开展帮扶,提醒式执法首违不罚。青岛某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在执法检查中被发现存在废气处理设施不规范问题,为后果轻微的初次违法,城阳分局针对该企业存在问题制发明白纸,告知规范化要求,同时组织企业开展自查,明确整改方案和期限。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徐美中 通讯员 侯金源 郑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