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车祸后,年过六旬的她装上了钢板钢钉,却照样照顾年迈的婆婆

石玉芝:七十四岁了,她仍是个孝顺媳妇

青岛晚报 2023年10月31日 刘卓毅

石玉芝弯着腰去为婆婆接水。

石玉芝在喂婆婆陆孙氏喝水。刘卓毅 摄

  向阳卧室,一张木床。床上的婆婆已是白发苍苍;榻前的儿媳亦是皱纹爬满面庞。一段婆媳情,虽无甜言蜜语,但一举一动之间,却透露出相知相敬,相亲相爱。2012年4月,63岁的石玉芝遭遇车祸,手术后,体内被植入两块钢板一颗钢钉,在石玉芝出院后,如往常一般照顾着年迈的婆婆。10月26日,记者来到李沧区湾头馨苑,见证了这段延续近半个世纪的婆媳情。

  动情 儿媳术后悉心照顾百岁婆婆

  10月26日下午,李沧区湘潭路湾头馨苑小区,101岁的陆孙氏在午休后醒来。陆孙氏刚睁开眼坐了一会儿,74岁的儿媳妇石玉芝就端来水杯。石玉芝嫁到陆家后和陆孙氏相处48年,早已熟知婆婆的生活习惯。婆婆喝完水,石玉芝将水杯拿出房间,不到10米的距离,她要弯腰走过。“前几年,我被车撞了。”石玉芝称。

  2012年4月的一天傍晚,石玉芝晚饭后外出散步。行走到重庆中路附近时,一辆车突然冲过来,将她撞进了绿化带中。经过诊断,石玉芝双腿、肩部多处骨折。事发后,石玉芝住院半年,左腿、左肩胛用钢板固定,右腿也有钢钉。石玉芝住院时,一个消息传来:原本居住的老村拆迁后建起新小区,大家要分房了。这虽然是个好事,但石玉芝有了担心。“婆婆年纪大了,二零零几年开始,兄弟姐妹一直轮流照顾她,把她接到家里住。”石玉芝担心,自己病好后,不能像以前那样照顾陆孙氏。

  照顾

  婆婆说句梦话都要去看看

  石玉芝的老伴有六个兄弟姐妹,老村拆迁前,陆孙氏一直跟随最小的儿子生活。房屋拆迁后,大家轮流把陆孙氏接回家照顾。“如果我不能照顾她(陆孙氏),其他兄弟姐妹轮着照顾的时间就会长,大家会更累。再说了,大家这个年纪,谁不是一大家子人?谁家里不是一大摊事?”石玉芝暗下决心,不能因为自己受伤影响照顾婆婆。“我不能走远路,在家时间多,正好可以守着她。”照顾老人本身就不容易,更何况石玉芝自己还受过重伤,但她依然坚持。

  和很多长寿老人一样,陆孙氏特别喜欢喝水,到凌晨会起来如厕,老人只要一叫唤,石玉芝会立刻起床,去隔壁房间扶她起来,近十年过去,如今陆孙氏哪怕是一哼哼,或者说几句梦话,石玉芝都会醒来去看一看。

  陆孙氏从不挑食,尤其喜欢吃饺子、面片和蛋糕。石玉芝一旦来不及自己做,她会弯着腰到附近的农贸市场买回家,这一来一回,就是一公里。常人走上一公里很正常,但对于石玉芝却很累。“就当康复锻炼了!”石玉芝笑着说。

  用心

  “她为了照顾我们,没少吃苦”

  “年轻那会儿,她(陆孙氏)为了照顾我们,没少吃苦。”石玉芝望着小区东侧的商业街感慨万千:1975年春天,石玉芝刚嫁到湾头村时,村里处处是梯田,东边山脚下是两个砖窑厂。那一年,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吃的是地瓜、青菜和玉米面饼子。但让石玉芝印象深刻的是,日子虽然艰苦,但婆婆陆孙氏心里都是儿女:每次有白面,她都会省下来给几个先参加工作的儿女吃;偶尔买回来一块肉,她会切开和其他菜炒在一起,就是希望更多子女能补充营养……

  一年又一年过去,李沧北的面貌有了巨大的改变,陆孙氏子女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有的在别处买了新房,有的嫁到了其他地方。虽然分开了,但感情没有变淡。“兄弟姐妹六个人,感情相当好。”石玉芝称,六家人从来不攀比,也从来不争吵,大家还轮流把陆孙氏接回家悉心照顾,毫无怨言。石玉芝的老伴排行老三,要给弟弟妹妹当榜样,也要减轻哥哥姐姐的负担,每次外出锻炼身体,都会买上几块蛋糕回来给婆婆吃;每当遇到趣事,都会到婆婆身边和她分享,一家人其乐融融。

  传承

  孝顺是最好的传家宝

  十多年前,湾头村经历了旧村改造,村民们陆续搬进了新建的楼房。在石玉芝看来,居住环境虽然改变了,但邻居们还是和以前一样勤劳朴实、守望相助。石玉芝感叹,他们现在居住的一楼,其实并不是分房时分到的:当时,她和老伴找到分到楼上一间房的人家,两家人一商量,换了房。

  “他们越对我好,我就想着越要对她(陆孙氏)好。”石玉芝称,在街上看到石玉芝佝偻的背影,很多邻居会去扶她一把,帮她拖一下小推车;每次过年过节社区发放福利,总有年轻一些的邻居,帮石玉芝把花生油和成袋的米面提回家……这让她觉得,这种相亲相爱的好传统,要继续传承下去。

  石玉芝的期待,正在变成现实:儿子一家虽然住在十多公里外的新小区,但他几乎每周都要带着妻儿回来看望爸妈;媳妇记得她爱吃什么,每次都会拎着东西上门……在石玉芝眼里,孝顺,是这个家庭最好的传家宝。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首席记者 刘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