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农民在玉米秸秆还田后的田里耕地。
本报10月11日讯 10月11日,在即墨区蓝村街道古城村的即墨区绿色增粮示范区的玉米地里,农民正在喷洒秸秆腐熟剂,进行玉米秸秆腐熟还田作业。
眼下是玉米的收获旺季,在位于蓝村街道的即墨区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田地里一辆辆农作物秸秆粉碎机正紧张工作。过去一直让当地农民头疼的玉米秸秆,今秋有了去处:收割、摘穗、脱粒等工序一次完成,秸秆被粉碎后就地还田。另一边,一台大马力农机正在对二次粉碎过的玉米田进行翻犁,做到了玉米秸秆全部还田。
玉米秸秆还田,作为培肥地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近年来已逐步被即墨农民所接受。与传统的耕作方法相比,秸秆还田即省去了玉米掰穗、割杆、运穗、转秸秆、除根,然后耕地播种等工序。玉米秸秆还田可以明显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田周围环境。目前,即墨区有1500多台玉米秸秆还田机在田间作业,为秋后小麦顺利播种做准备。
据介绍,秸秆还田是将粉碎的秸秆均匀平铺于田面,使秸秆与田面泥土相贴,每亩撒施秸秆腐熟剂两公斤、尿素5公斤,贮水6至12厘米,沤7至14天,使秸秆腐熟即可。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表示,以每亩还田鲜玉米秸秆2000公斤为例,可为下一季作物提供氮5.96公斤、磷0.86公斤、钾7.68公斤,减少了后季化肥使用量。“秸秆还田,不仅肥田增效,而且不会污染环境,秸秆变成了节能降耗的‘宝贝’。”区农业农村局农机站长修翠波介绍。
据了解,秸秆还田后可以增加土壤养分,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土壤的通透性,固定和保存氮素养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此外,玉米秸秆还田还可降低劳动强度,缓解三秋大忙季节争劳力的矛盾;通过禁烧还田,更能减轻大气污染,净化生存环境。
近年来,即墨区打造绿色高产示范样板田,通过在田地里喷洒腐熟剂,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加快玉米秸秆的腐熟分解。秸秆经充分腐熟后,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减少因焚烧秸秆带来的大气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目前,即墨区已完成2000亩腐熟还田示范。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刘卓毅 通讯员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