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诺奖作家古尔纳作品第一辑》 (英)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年9月出版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由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摘得。获奖理由是“因为他对殖民主义文学写作的影响,对难民在不同文化大陆之间的鸿沟中的命运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地渗透”。这位作家在获得诺奖之前,并没有中文版作品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在国内首度整体引进并出版他的作品,第一辑在今年9月推出五部作品:《天堂》《来世》《海边》《赞美沉默》《最后的礼物》。
阿卜杜勒扎克·古尔纳用英语写作,常驻英国。古尔纳1948年出生于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岛,20世纪60年代移居英国并求学,最终在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后殖民主义写作和与殖民主义有关的论述,特别是与非洲、加勒比和印度有关的论述。古尔纳的作品围绕难民主题,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及历史书写等,他展现的后殖民时代生存现状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他最著名的小说是《天堂》(1994年)、《荒漠》(2005年)和《海边》(2001年),多次入围布克奖。
《天堂》发表于1994年,是古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借少年未经世事、不加滤镜的视角,将一个男孩的成长故事嵌于社会动荡、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中,通过书写一代移民的前生,来“努力保存那种记忆,找回人们赖以生活,并以此认知自我的那些时刻与故事”。
故事发生在百年前处于德国殖民阴影下的东非桑给巴尔,这片多种文明交融、多种宗教并存的古老土地。男孩优素福被父亲抵押给商人阿齐兹偿债,从此跟随商队行走异乡,亲历生存之难。他困惑于他成长仪式上的领路人阿齐兹的阴阳莫测;他好奇于被深锁在花园背后的疯女人的泣泣私语;他痴迷于旅途中那座火焰墙般的巍峨悬崖,它仿若天堂之门,令他天眼开启:是忍辱偷生,守着方寸店铺变成一个小掌柜,还是在残酷的世界中变得像铁一样结实,去找寻有花园和喷泉,更有自由与尊严的穷人的天堂?
身为避难移民,古尔纳深谙异乡生活的艰辛,他对“思乡之苦与他乡生活之痛”深有感触;另一方面,故乡族群的残酷过往不断闪现,迫使他反复回溯。于是,“记忆”“残酷”“难民”“爱与软弱”“身份认同”等等成为古尔纳作品一以贯之的主题。
此次“古尔纳作品”在国内首次整体引进并出版,第一辑上市之后,第二辑也将推出五部作品:《离别的记忆》《朝圣者之路》《多蒂》《遗弃》《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