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青岛锚定“走在前、挑大梁”,以“稳扎稳打、踏踏实实”的作风狠抓落实,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
区市强,则青岛强。在青岛今年聚力攻坚求实效的各项重点工作中,各区市的新思考、新谋划,关系到青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成效,构成了青岛高质量发展的底座。本报今起推出《打头阵 当先锋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区(市)委书记访谈》,展现各区市的新路径、新打法。
找到资源约束型城区的“逆袭公式”
——访市南区委书记王锋
■高水平楼宇经济是推动市南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让“寸土生寸金”,市南的楼宇不仅是容器,更应该是“磁场”,要多集聚现代化、高附加值产业
■在国际上,“Golden Mile”常用于代表经济繁荣和商业活动密集的区域。在市南也有两条“黄金英里”,一条是即将启动建设的奥帆黄金步道,一条是长约1500米的百年中山路。对于市南人极其珍视的老城区,我们的行动从来都不是追求速度,而是用时间来沉淀品质
■国资创投风投不仅要考虑财务回报,还要兼顾战略布局、产业升级和社会效益等,即使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能够解决重点领域“卡脖子”问题、带来优质产业链或者解决更多就业,也都是一种投资收益
■市南招商引资的“含金量”,不仅在于“四位一体”资本招商打法,更在于合作伙伴的“无价信任”。我们可以打开洪泰资本、前海母基金等创投机构资源库,将招商触角延伸至创投机构投资的企业,围绕创投机构的“朋友圈”和上下游、被投企业项目等精准筛选项目,这份信任可抵万金
■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