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蔺君妍
7月26日是第二个“青岛工匠日”。当日上午,“匠心向党 技能强市”全市庆祝2024“青岛工匠日”暨职工创新创造大会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以城市之名,向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劳模工匠致以最真诚的礼赞。
作为底蕴深厚的工业大市、制造大市,青岛的工业发展史是由一批又一批工匠写就的。从“上青天”到“五朵金花”,再到重塑制造业新优势,一代代产业工人扎根一线、创新创造,在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中,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时代强音。
目前,青岛已累计培育大国工匠4人,齐鲁大工匠5人、齐鲁工匠26人、山东手造工匠2人,储备各级工匠人才9000余人。全市现有59.5万名高技能人才,168.9万名技能人才。
以城之名,致敬工匠。在第二个“青岛工匠日”,青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
榜样力量熠熠生辉
“我们要让中国高铁更快、更稳地驰骋世界!”
“我心里憋了一股劲儿,这事不能依靠别人,必须自己干。”
“匠心向党、技能强市、产业报国!我们是青岛大工匠!我们工人有力量!”
……
会上,发布了2024年度“青岛大工匠”“青岛工匠”。孙强、刘延会、冷康龙、位浩、张昕、巴金明、徐鑫、王玉龙、王兆军、孙鹏10位“青岛大工匠”从火热一线来到聚光灯下。他们中,有中国高铁“焊”卫者,也有智慧机场“掌灯人”;有自动化设备“改造大师”,也有超远程手术“幕后英雄”;有追光而行的“电网计量师”,也有冲浪工业互联网的“工种状元”……他们用匠心筑梦,靠技能闪光,成就了青岛制造的一个个“高光时刻”。一张张坚毅的面孔、一句句铿锵的誓言背后,是全市劳模工匠担大任、干大事、成大器、立大功的时代担当。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坚定不移地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才能实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再到自我超越者的梦想。”活动中,大国工匠、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张连钢也来到了现场,向工匠们发出寄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尽管时代在变迁,但在青岛这片饱含工匠基因的沃土上,一代代工匠怀揣技能报国的初心,以不服输、拼命干的精气神,把“买不来的做出来,还要做到最好”的精神始终传承如一。
物自天生,工开于人。青岛曾繁育出巧夺天工的黑陶、精雕细琢的贝雕、返璞归真的草编等诸多手造技艺。会上,还发布了首届60名“青岛手造工匠”,他们在一针一线之间,编织文化传承的针脚,在一钉一铆之中,激发文化产业的活力,用工匠精神,书写着新时代的“考工记”。
创新基因代代传承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七十多年前,一位普通的纺织女工创立“细纱工作法”,郝建秀的名字响彻全国;青岛港码头上,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被不断刷新,“金牌工人”许振超鼓舞和激励了千万产业工人……
时下,勇立改革潮头的青岛,正秉承创新基因,弘扬创造精神,以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抓手,全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工匠型产业工人队伍,创建以培育各级工匠、创新企业、创新工作室、创新型班组、创新能手、创新成果为主体的“五位一体”职工创新创造体系。活动中发布的“五位一体”职工创新创造成果,集中展示了近年来青岛坚持逐“新”向“高”的丰硕成果。
高铁是中国闪耀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活动中上演的情景剧《中国名片》,以“管益辉创新工作室”积极承担雅万高铁设计制造工作为剪影,展示了青岛工匠深耕技术创新战场、激荡创新创造浪潮,以“工匠精神”作答“时代之问”的责任担当。
创新创造,引领高质量发展;工匠精神,凝聚劳动者力量。会上,“百名工匠服务千家企业”活动同时启动,将充分发挥广大工匠的示范引领、帮扶带动作用,传递工匠精神,助力“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浓厚氛围处处可感
走在青岛街头,处处可见“青岛工匠日”的鲜明元素,处处能感受到尊重工匠、弘扬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
在工人剧场,由市总工会联合地铁集团、市话剧院创作编排的话剧《地铁6号线》向社会公众正式首映,生动讲述了地铁集团创新班组建设,一线职工迸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改革实践,彰显了青岛工业文明与工匠文化交融发展的深厚底蕴。
在地铁青岛北站、青岛站等枢纽站点,胶东机场进出站大厅,地标建筑楼宇户外大屏,交通干道重点公共区域等,工匠主题海报、宣传口号、公益景观、展览展板等随处可见,工匠精神之光闪耀全城。
此外,7月26日至8月2日期间,青岛还将在多平台集中推出专题片、工匠技能绝活秀等视频;线上线下展演原创歌曲《劳动铸魂》、情景朗诵《榜样的力量》、情景剧《中国名片》;在市工人文化宫举办“每周一讲”工匠专场宣讲,涵育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烛照时代征程。全市职工群众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时间淬炼本领,用汗水浇灌理想,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