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点 把握关键
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突出高端化发展,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下功夫
■突出智能化发展,在促进数实深度融合上下功夫
■突出绿色化发展,在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上下功夫
■突出集群化发展,在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集群上下功夫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薛华飞
本报2月22日讯 22日上午,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研究部署我市新型工业化工作,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市委书记曾赞荣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鲁明,市政协主席孟庆斌出席。
曾赞荣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型工业化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到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的战略选择、是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谱写青岛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曾赞荣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同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有机结合,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加快实现工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在全省新型工业化中打头阵、当先锋。
曾赞荣强调,要聚焦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新型工业化各项工作。一是突出高端化发展,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下功夫。要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二是突出智能化发展,在促进数实深度融合上下功夫。要深入实施“工赋青岛”行动,建强用好卡奥斯、柠檬豆等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培育和应用赋能,不断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底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三是突出绿色化发展,在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上下功夫。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工业降碳减排,加快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全面提高工业领域资源节约集约水平,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和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四是突出集群化发展,在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集群上下功夫。要持续完善大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深入实施“链长制”,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统筹做好产业规划、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集中资源力量培育主导产业集群。
曾赞荣指出,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党委(党组)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落实、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要强化项目支撑,优化政策供给,加强要素保障,深化开放合作,擦亮“青岛制造”品牌,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赵豪志在主持时指出,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创新引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大力度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提高政策措施的精准度实效性,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广泛凝聚工作合力,真抓实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新型工业化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汇报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情况及思路打算,有关区市、功能区和企业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采取视频形式,市委常委和有关市领导,市委有关部委、市直有关单位、中央和省驻青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有关金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主要负责同志,有关企业代表等在主会场参加。各区(市)、西海岸新区设分会场。
向“新”而行 “制造”强市
本报评论员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2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研究部署我市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明确了青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要求和思路目标,吹响了“加快实现工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冲锋号,对于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向“新”而行,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是工业大市、制造大市,工业是青岛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近年来,青岛坚持把工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打造一批重点产业链,工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厚积成势。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工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工业化的深度和广度,深刻影响着现代化的进度和程度。当前,城市间竞争你追我赶、日趋激烈,其很大程度上是工业的比拼。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在全省新型工业化中打头阵、当先锋。
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本次会议明确了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要求,强调“把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同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有机结合”,并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4个方面,全面部署新型工业化的重点任务。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聚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把创新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聚焦促进数实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工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深入实施“工赋青岛”行动,加快工业“智改数转”,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聚焦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要持续推进工业降碳减排,加快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和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聚焦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集群,要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深入实施“链长制”,统筹抓好重点产业链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打造耦合共生的产业共同体。
要真抓实干、奋勇争先。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各种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创造性开展工作。新型工业化最终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要抓紧抓实项目建设,立足青岛产业基础,加强项目谋划招引,强化项目全周期管理服务,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要素保障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要抓紧抓实要素保障,扎实做好深度挖潜、集优保障文章,优化政策供给,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国际市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依托,要抓紧抓实开放合作,用好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开放平台,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品牌是地区制造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要抓紧抓实品牌提升,深化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提升行动,持续擦亮“青岛制造”品牌。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完善党委(党组)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落实、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聚焦目标任务,聚力工作落实,汇聚起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面向未来,青岛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向“新”而行,在全省新型工业化中打头阵、当先锋,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一定会以新气象新作为谱写出青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