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岛日报社(集团)数字报纸
05:劳动者之窗
~~~青岛市总工会联合董家口海事局建设“海员之家”打造“移动式”综合性岸上服务窗口
第九届“市长杯”创客赛决赛收官,征集创客项目285个,其中高校项目243个——~~~
第九届“市长杯”创客赛决赛收官,征集创客项目285个,其中高校项目243个——
青岛开放大学:打造双创“强磁场”,激发项目“驱动力”
  ■2023“创客中国”(青岛赛区)暨第九届“市长杯”·海创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创客赛决赛现场。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聚焦打造“六个城市”,突出四个发展导向。其中,突出“创新型”发展导向,就是要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持续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企业创新能力。

  鼙鼓阵阵激战酣。9月7日下午,2023“创客中国”(青岛赛区)暨第九届“市长杯”·海创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创客赛决赛在青岛开放大学(青岛创业大学)举行,10名青年项目负责人角逐三强,开启热情洋溢、活力四射的“双创时间”。

  经过专家评审,“新型环保电子界面封装材料”“平安扣——全球首个力学密闭特种敷料”“蜘蛛侠——开放性骨折复位微型机器人开拓者”项目获评前三甲。

  聚焦全市发展大局,项目数量质量实现“双提升”

  第九届“市长杯”大赛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创新驱动,振兴实体经济”为主题。在其中的创客赛中,全市高校及各区市共征集创客项目285个,数量较去年增长21.3%,项目的数量与质量均有显著提高。此外,今年的赛事突出培育创新创业后备力量,高校项目243个,占 85.3%,10强选手中有7名来自高校。

  活动中,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六家驻青高校成为首批“青岛市高校创新创业项目赋能中心”。“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比赛,为今后的学习科研积累经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杨硕说。

  比赛中,十强创新创业项目依次登台路演答辩,从行业发展前景、项目科创实力、发展阶段性成果等多维度讲解展示。项目聚焦青岛发展大局,将着力点对准实体经济,主题涵盖新型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元宇宙等多个新兴产业,为青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劲动能。

  路演结束后,专业评审团聚焦项目的商业性、创新性、实用性、产业融合、科创实力等因素现场打分评价,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赛前,青岛开放大学的导师们多次与团队对接,从路演指导到演示文稿的制作,全流程帮助我们准备参赛。” “平安扣——全球首个力学密闭特种敷料”项目负责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吴晓淋说,“项目投产后,将有效解决骨髓炎并发症和钉道感染问题,希望能够通过赛事与更多投资机构和制造业企业合作,尽快将产品投产运营。”

  成立于今年3月的山东泰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传感器封装的初创企业,公司带来的“低压注塑电子封装材料”项目,能够用于汽车配件等传感器元件。“当前,青岛正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初赛结束后,已经有近10家金融机构与我取得联系,我也通过比赛认识了一些科研机构的师生,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合作。”公司总经理马其祥说。

  活动还同步开展了青岛市“市长杯”创客赛工作交流座谈会,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青岛开放大学、青岛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海创汇科技创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及驻青高校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围绕如何提升办赛成效、聚力项目赋能,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创业人才培养、创业指导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探讨建立政企校深度融合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进一步拓宽政、产、学、研合作领域,集聚政府机关、高校、企业行业资源。

  深耕创客组赛道,培育青岛创业城市建设“生力军”

  “双创”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之下,青岛正加速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动力之源,也是助推城市能级跃升的必由之路。青岛开放大学积极助力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融入创业城市建设的城市战略,自2020年起,连续四年举办“市长杯”创客赛比赛,创新打造“创业培训精准滴灌行动”创业培训品牌,一体推进政、产、学、研赋能创新创业。

  “创业城市合伙人”巡回宣讲暨创业培训精准滴灌行动在三年的时间里,先后走进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青岛)等29所高校,实现了师生与创业导师、投资机构、行业资源的有效对接,培训师生人数达10000余人,先后发掘、培育创新创业项目1000余个,精准指导创业项目百余项,挖掘储备培育了一大批创新特质强、潜力突出的在校师生创新创业项目。

  如今的“市长杯”创客赛,既是青年创客展示风采的舞台,更是营造良好创业生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热土。经创客赛所选拔培育的多个项目在工信部“创客中国”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三等奖以上的好成绩,多个高校科转项目获市级政策和落地资金扶持。

  今年,青岛开放大学进一步搭平台、聚资源、重培育、优生态,深耕创客组赛道,创新开展“入校+入园+入企”的创业宣讲、项目征集及赛前辅导等活动,形成“赛前引导和挖掘”“赛后延伸和培育”的全方位创业服务模式。

  “一方面,组织专家走进高校,进行有关创业政策、创业路演、产创融合等方面的宣讲和辅导;另一方面,组织在校师生,走进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器等园区或知名创业企业,构建‘企业+高校’协同创新、互融共生、赋能发展生态圈。”青岛开放大学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隋娟娟介绍,“为促进产业链、资金链、教育链、人才链、技术链融合,我们还建立了创业项目库,入库项目1000多个,搭建创业项目集成化平台,为我市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为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贡献开放大学力量。”

  建设国内一流创业大学,催生发展新动能

  建设国内一流创业大学,以创新创业催生青岛经济发展新动能,是青岛开放大学与青岛创业大学一体化办学,承担全市创业培训与创业教育重任以来不变的目标。

  本着“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创客”的创业教育新目标,青岛开放大学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健全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体系,着力加强与产业界投资界的深度合作,将高校的智力资源与企业行业的金融资源、社会资源精准对接。

  持续推进“以赛促创”。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青岛开放大学的“易蓓——家庭教育创意学习工具引领者”“锐泰新材——新一代巨型轮胎循环使用专家”两个项目夺金,实现了青岛开放大学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上首金的突破,金牌数列全国高职院校第三位,全省第一位;刚刚结束的山东省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中,青岛开放大学获得红旅赛道金奖1个、银奖1个,职教赛道金奖5个、银奖1个,今年预计将有四个项目冲进国赛。

  着力深化“以教促创”。为了提升创业能力,青岛开放大学着力构筑广覆盖、深层次、高效能的青岛市创业培训体系,逐步建立满足学生多样化创新创业需求的课程体系,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自2019年起,以创新创业学分为引擎,把“双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每年让2万名具备基础创业素质的年轻人加入到创客大军中。

  目前,学校开放教育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全部专业已将《创新创业基础》《创业者基本素质》《创业案例分析》《创业设计》等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实现了7万名在校生全覆盖,为创业城市建设储备了一支声势浩荡的“潜力军”。

  聚焦扩大创新创业教育覆盖范围,搭建全覆盖、多层次、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体系,自主建设的线上创业培训全平台——头客网,构建“1+X”先进课程体系,通过培训、论坛、比赛和活动等方式,线上线下累计培训各类学员超过10万人次。

  创新与梦想齐飞,创业与时代同行。青岛开放大学正立足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征程,积极融入“六个城市”建设,在风起云涌的创业大潮中再创辉煌。青岛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李明钢表示,下一步,青岛开放大学(青岛创业大学)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聚焦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发挥好青岛市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职能,聚力完善创新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为青岛市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娄 杨  蔺君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首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青岛日报聚焦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劳动者之窗
   第06版:清廉之岛
   第07版:人大在行动
   第08版:青报公益
   第09版:青岛之夏
   第10版:青岛之夏
   第11版:青岛之夏
   第12版:青岛之夏
凝心铸魂引领职工建功立业 心海联动打造海员温馨港湾
青岛开放大学:打造双创“强磁场”,激发项目“驱动力”
青岛日报劳动者之窗05青岛开放大学:打造双创“强磁场”,激发项目“驱动力” 2023-09-11 2 2023年09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