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是我国首个上合组织国家文化体验基地。

▲上合枢纽港汽车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检验出口车辆。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萌 王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上合示范区以通道为纽带拓展开放空间,以平台为基础夯实开放优势,以产业为依托积蓄开放动能,以文旅为载体打造开放品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链接世界的向度,探索新型区域合作之路。
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回看2024年,上合示范区助力青岛成为中国首个“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揭牌落地全国首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实体化运营全省唯一对香港科技合作创新平台——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山东中欧班列年开行量首次突破1000列;推出30项制度创新案例,加快构建富有上合特色的制度创新体系……
今年是上合组织“中国年”,作为我国唯一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上合示范区又将迎来世界目光的注视。站在新起点,上合示范区正以综合改革为总牵引,突出“扩能提质”主题,主动链接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不断提升制度创新力、经贸服务力、资源链接力、项目推进力,为国际多双边框架下地方经贸合作提供更多可行方案。
物流通道链接全球资源
国务院批复的《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青岛要发挥北方对外开放门户等功能。
对开放前沿的上合示范区来说,这无疑是新的战略机遇。当前,上合示范区加快上合国际枢纽港建设,以“海陆空铁”四港联动撑起高水平对外开放“大骨架”。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4年,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年开行量首次突破1000列、同比增长17.8%,常态化开行32条国际国内班列运输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23个国家54个城市;发运TIR国际运输车辆284车次,“门到门”“点对点”的精准运输,帮助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通运营228条航线,通达128个城市和地区;青岛港新增10余条“一带一路”航线,海上航线不断扩容。
日夜兼程的中欧班列、川流不息的“鲁B”货车、往来不歇的空中航班、驰骋海面的远洋货轮……一条条通达全球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为青岛更好发挥北方对外开放门户功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贸平台助推贸易繁荣
上合国际枢纽港汽车交易中心内,388辆国产新能源汽车经过相关查验和手续办理后,即将发往青岛港登船,经过20天的漂洋过海后将抵达阿联酋迪拜港;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来自阿富汗的销售人员安泽正通过直播的形式,热情地向消费者推销着阿富汗松子、地毯等特色商品……
在上合示范区,这样繁忙且热闹的贸易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蓬勃发展的贸易背后,是上合示范区搭建的经贸合作平台,着力破解经贸活动中的痛点、堵点、难点。例如,上合示范区搭建的上合经贸综服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跨境采购、全链物流、一站通关等针对性服务;“丝路电商”综服基地打造以“上合甄选”为代表的电商产业集群及跨境电商品牌矩阵,助推跨境电子商务合作;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线原油、原油罐容、天然气、燃料油等6大品种,推出全球首个原油罐容数字化交易平台,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零”的突破;上合组织经贸学院聚焦为上合组织国家育才、为多边经贸合作搭台,累计培训1.8万余人次,为经贸合作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
创新型产业积厚成势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青岛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上合示范区以“五大新城”为载体,不断丰富自身战略发展承载能力,聚焦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向“新”发力、“链”式布局、聚“链”成群,加速释放“聚变”效应。
走进上合卡奥斯新城,一座“智造之城”已然崛起。作为智能家电领域的龙头企业,海尔集团在上合示范区布局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打造行业智能制造、数字化、低碳环保高端智能家电制造示范基地。目前,冰箱智能制造一期、二期项目已经投产,空调、洗涤等项目加快建设,全产业链布局已初步形成。
“链主”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吸引“群鸟”纷纷云集。在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带动下,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加速落地,通过供应链企业协同发展,提升了青岛家电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
此外,上合示范区还揭牌运营了全省唯一对港科技合作创新平台——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深入实施鲁港产业赋能计划,建设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科技创新策源地。自实体化运营以来,该中心推动22组鲁港合作项目签约,匹配产业项目30余个,涉及人工智能、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
制度开放塑造发展优势
不同于物流运输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连接,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还面临诸如文化、法律、关税、信用等差异,需要通过制度型变革,营造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具竞争力的开放环境。
围绕与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这一“独有课题”,上合示范区在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基础上,结合上合组织国家的发展现状,探索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当土耳其海关调整番茄、辣椒和西葫芦种子进口检疫措施后,出口企业面临的货物积压问题该如何解决?上合国家技贸基地进行大量信息收集、法规研究后,提出的评议意见,为出口企业争取到了土耳其海关长达4个月的政策变化缓冲期,在这期间,出口种子仅需通过PCR病毒检测,即可通关。为我国近百家企业有效规避了因新旧检疫措施交替带来的经济损失。
与国际标准的对接,为一颗种子“出海”保驾护航,是上合示范区积极探索制度型开放的生动注脚。2024年以来,上合示范区聚焦国际物流、贸易发展、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营商环境5大领域,推出了共建境外技贸评议基地等30项制度创新案例,构建富有上合特色的制度创新体系。此外,环保创新基地、启运港退税等多项国家级试点落地落实,也将助推上合示范区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
区域多领域合作持续深化
上合组织国家间绵延万里情缘,合作之路越走越宽。2024年,上合示范区积极承办或参与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等高层级活动,举办“上合之夏”等国际性活动50余场,达成青岛—乌兰巴托旅游线路合作、上合示范区与俄罗斯中小企业联合会战略合作等30余项协议,不断夯实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多双边合作成果,深化合作内涵。
眼下,由上合示范区与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丝路千古情”大型演艺项目正加快推进,通过齐鲁文化、海丝文化和上合元素的集中展示,为青岛打造“2024-2025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增添亮点。
上合示范区的使命与担当远不止于此。紧抓我国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机遇,示范区将在今年举办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以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书法大赛、“上合之夏”等品牌活动。
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东风马蹄疾。以开放为笔墨,上合示范区正在胶州湾畔挥毫书写一卷卷“链接山海、和美与共”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