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新特点新趋势

青岛日报 2025年02月16日

青岛日报2025年02月16日版面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叶坦近日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能够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技术进步、保障物质产品供给、创造就业岗位、带动产业升级。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新特点新趋势,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并展现出新的特点。一是高端化。近年来,我国着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动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跃迁、产业结构优化、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二是绿色化。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三是智能化。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推广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实现定制化生产、自动化生产和精密制造、低能耗制造,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拓展了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路径。四是融合化。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产业交叉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新时代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实践取得显著成就,促进我们对新型工业化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第一,深化了对工业化水平和发展阶段的认识。新型工业化把科技创新作为强大动力,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程度作为重要判断指标,更加符合生产力提高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更加符合生产社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第二,深化了对产业分工的认识。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渗透,生产组织呈现网络化、自组织、分布式协同等新特点。新型工业化要求推动产业门类之间、区域之间、大中小企业之间、上中下游环节之间高度协同耦合,更加符合前沿科技跨领域交叉融合的趋势,能够更好释放产业网络的综合效益。第三,深化了对产业布局的认识。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和数字平台等的广泛使用,极大降低了物流、运输和交易成本,也使得地理区位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下降、地理区位驱动产业集聚的趋势放缓。新型工业化要求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发展,为产业集群带来新的发展动力、空间与模式,构筑起数字产业竞争新优势。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彦宏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