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算量居全省首位,人民币占本外币跨境收支比达38.8%

青岛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5500亿元

青岛日报 2025年02月10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傅军

  本报2月9日讯  青岛稳慎扎实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助推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的数据显示,2024年,青岛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5541.3亿元,约占山东省的38.9%,继续稳居全省第一位;人民币占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达38.8%。截至2024年末,青岛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企业超1.9万家,覆盖面进一步拓宽。

  青岛积极发挥区位优势,聚焦央企、国企等重点企业,大宗商品等重点领域,RCEP、东盟等重点国家和地区,持续挖掘和拓展跨境人民币使用场景,摸排企业实际需求,破解结算难点堵点,撬动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中更多使用人民币结算。2024年,青岛国有企业实现结算量397.2亿元,同比增长13.6%;橡胶轮胎、大豆、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量分别同比增长16.0%、12.6%、32.1%;与RCEP成员国、东盟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分别同比增长24.1%、28.8%,与上合组织国家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553.7亿元。

  青岛不断丰富人民币清算渠道,跨境人民币服务效率和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上合跨境创新实验室试点项目落地见效,实现CIPS跨境保函及跨行账户实时查询等创新产品在青岛先行先试,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成功办理全国首笔CIPS跨境保函业务,青岛银行成功获批CIPS直接参与者资格,成为山东省内首家获批此资格的法人银行;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业务稳步发展,全年共办理业务103.3亿元。

  青岛还对实行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优质企业名单实行动态调整机制,2024年共为542家优质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业务747.8亿元,同比增长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