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州湾二隧在机械轰鸣声中吹响加快建设“集结号”。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本报2月9日讯 日前,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简称“胶州湾二隧”)在机械轰鸣声中吹响加快建设“集结号”,奋力实现首季“开门红”。
在胶州湾二隧工程盾构段TJ-05标施工现场,海平面下73米,来自中铁十四局集团的“95后”工程师张文佳正驾驶“海天号”超大直径盾构机在茫茫胶州湾海面下稳步掘进,整个施工现场工作井然有序,场面干净明亮,颠覆了大家对传统工地的印象。该盾构机开挖直径15.63米,长142米,总重5400吨。隧道建造过程高度智能化、机械化、绿色化,将为我国后续穿海作业积累宝贵技术经验。
目前,项目统筹各类资源,积极挂图作战。“坚持安全第一”是首要原则,项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施工作业,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为隧道全面贯通打好基础。在施工组织协调方面,不断提升施工标准化管理水平,配优配强资源,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由于胶州湾二隧工程穿海作业地质复杂,断裂破碎带多,各参建单位不断提升风险预判应急能力,有序进行穿海作业。
截至目前,胶州湾二隧工程黄岛端陆域钻爆段隧道已全线洞通,土建工程整体进度过半。此外,黄岛端海域钻爆段和青岛端盾构段均按照时序进度有序推进。
胶州湾二隧是青岛市“七横九纵”高快速路网的第二横,也是横跨胶州湾的第四条机动车通道。受不同岩层条件和断裂带的影响,工程采用了“钻爆+盾构”的组合工法,是目前世界上长度最长、规模最大、施工领域综合难度最高的海底道路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