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方卉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双碳”背景下,产业绿色化转型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青岛是工业大市,作为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借助绿色金融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意义重大。
青岛绿色金融助力产业绿色化转型发展的现状
产业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绿色制造方面,青岛已经形成政—企—服“三位一体”绿色制造推进格局,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54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1家和绿色工业园区1家,数量居全省首位。企业绿色化方面,青岛拥有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节能环保企业11家,节能环保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余家。青岛啤酒等4家企业获评国家能效、水效“领跑者”。绿色信贷方面,截至2023年末,青岛绿色信贷余额4386.6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持续提高,达14.6%。
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健全。金融政策方面,青岛发布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相关政策,用好“碳减排政策工具”,鼓励开发“绿色产业贷”担保产品。产业政策方面,聚焦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探索开展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和产业绿色化专项行动。工作机制方面,建立了市级财政、金融、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市区两级合作长效机制。
产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产品创新方面,华夏银行青岛分行创新设计“特来电滴灌经销数贷通”产品,提供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发布全省首单附带“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的绿色贷款。蓝色金融方面,成立我国首个蓝色金融发展联盟,发布全球首单非金融企业蓝色债券。青岛银行创新“蓝碳”交易,建立“蓝碳”数据库。气候投融资方面,西海岸新区获批全国首批、全省唯一气候投融资试点,国内首家自然碳汇交易中心建成启用,开设“碳交易”,建立企业金融碳账户,累计建立“企业金融碳账户”150个。
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一是用于支持产业绿色化转型的金融产品结构单一。目前青岛绿色金融产品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方面,在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碳交易等产品方面虽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但总体规模依然偏低,无法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与国家对绿色金融的要求也有差距。
二是金融支持产业绿色化转型力度不够。出台的碳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中关于金融支持碳效改革并未提及,碳效水平与绿色金融融合不够,缺乏以碳效等级为依据推出的金融产品。青岛建设的全市统一的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青融通”缺少绿色金融板块,尚未建立绿色金融项目库,金融机构不容易识别绿色企业,绿色金融难以精准投放到产业中。
三是绿色金融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缺少绿色金融专业智库,驻青高校中没有对绿色金融专设学院,缺乏复合型人才。对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等相关高层次人才引进缺少精准支持政策,人才与企业之间交流沟通不畅,存在“企业招不到、人才找不到”的困境。
发展绿色金融助力产业绿色化转型的建议
国内许多省市在绿色金融方面起步早、推进快、成效好,例如,江苏构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出台了“绿金30条”,在南京建立全国第一家绿色金融领域智库平台——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湖州大力推进碳效改革,在全国首创提出“碳效码”,建立500亿元的绿色产业基金,形成了绿色发展的“湖州实践”。青岛可以借鉴国内先进经验,通过发展绿色金融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
第一,围绕产业绿色化转型拓宽金融融资渠道。一是搭建投融资数字化平台。建立完善绿色金融产业项目库,依托“青融通”、地方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等共享投融资项目信息,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符合条件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和项目。二是鼓励依托“链主”核心企业,开发个性化、特色化供应链绿色金融产品。加强与绿色低碳产业园等载体合作,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三是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建立绿色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服务体系,将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纳入“种子企业”清单。
第二,强化金融支持工业碳效和设备更新改造。一是建立工业企业碳效评价指标体系,推出企业“碳效码”。二是支持建立企业碳账户,创新推出“碳效贷”“设备更新贷”等金融产品。组织银行深入摸排企业和项目绿色化转型融资需求,利用“链万企”供需对接平台发布项目清单。三是开发设备融资租赁业务,鼓励租赁公司与银行机构开展“银租协同”,建立融资租赁供需清单对接机制。
第三,加快绿色金融复合型人才培育和智库建设。一是聚焦绿色金融、绿色产业领域交叉方向,在主专业基础上开设微专业。二是将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纳入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范围,围绕绿色金融人才需求与第三方猎头公司合作组建引才专员队伍。三是加快建设绿色金融研究智库,同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智库开展课题研究。
(作者单位:青岛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