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110民警,如何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一线,又是如何参与社会治理做到“零投诉”——

简警官的工作法“很不简单”

青岛日报 2025年01月09日

  ■简齐恒询问报警人,处理一起餐食中吃出异物的纠纷。梁 超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梁超

  基层派出所的警情“繁且杂”,老百姓形容民警“上管人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

  如何参与社会治理最大限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一线?青岛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长江路派出所110民警简齐恒,在一线中探索出“一研判三必问三必调”的“133”工作法,从警8年多,交出了12345“零投诉”、民意110“零工单”的出色答卷。

  说起简齐恒,战友们都说他在处置警情上有一套。自从2016年部队转业当上民警,简齐恒在业务上爱钻研、干一行爱一行的特点就显露出来。看似平常的接警、处警、巡逻,他用心用力用情,并将“与众悲欢”作为座右铭,始终把群众的需求牢记于心,实践于行。

  他的微信好友已累计添加4200多名报警人,从警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00余起,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刷新着。

  与众悲欢

  电信网络诈骗早已令人恨之入骨,成为社会公害。诈骗分子觊觎他人口袋里的钱财,总是想方设法套取。这类犯罪行为也是公安机关打击的重点。

  2024年3月2日,辖区香江花园一男子报警,称其母亲陈女士准备网上投资,家人劝不住,需要民警帮助。接到指令后,简齐恒研判这应是一种“投资理财”型电信网络诈骗。

  “当事人已经被‘洗脑’,非常执着,坚信投资回报率非常高,准备将拆迁补助的20万元现金投进去。”通过面对面简单交流,简齐恒意识到直接劝阻有困难。

  反诈看起来保的是钱,其实保的是命。很多人被骗的是血汗钱、养老钱、救命钱,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

  为了让当事人彻底清醒,简齐恒决定直奔“主题”,直接将这种诈骗的本质揭露出来。他把诈骗形式、群内成员如何相互配合以及投资后出现的后果都一一告知。当听到投资群的内容和形式时,陈女士很惊讶,“你怎么没看我手机,就知道群里在说什么?”发现时机成熟,简齐恒拿过她的手机,在投资群里说了句“为什么我显示赚钱后,提现操作一直失败”。说完这句话,突然就被群主踢出了群,这时陈女士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被骗。

  “简警官,如果不是你们及时劝阻,我们全家的积蓄就搭进去了,那样的话,我们的日子真不知道怎么过,太谢谢你们了。”陈女士后怕而又感激地说。

  有的时候多说一句、多做一点,可能就会帮群众挽回损失,甚至挽救一个家庭。“把问题放在心上,像解决自己家里的事儿一样去面对,就一定能有解决的办法。”简齐恒说。

  “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这是胡乔木的诗,大致意思是对待群众要有一腔热血,一份深情,乐群众之乐、悲群众之悲。“多年前读到时,我深受触动,并将‘与众悲欢’作为从警的座右铭。”简齐恒说。

  也正是秉持这份“与众悲欢”的初心,从警以来,简齐恒始终保持“零投诉”的纪录。他带领的班组累计收到160余面锦旗,每一面锦旗都是群众对110接处警工作的信任和肯定。

  化险为夷

  长江路派出所辖区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区域,作为一个维护辖区46万人平安有序生活的派出所,每日的接处警量也远超其他派出所,是青岛最繁忙的派出所之一。

  “2024年,派出所接处警4.85万起。尤其是夏季,警情进入高峰期,日均接处警180起,最高峰达到日均217起。”长江路派出所110中队指导员刘明涛说,简齐恒所在的车组辖区人口密度大,有香江路、紫金山路、井冈山路等大型商圈,日均接处警50余起,最高峰一天80余起。

  从警情分布看,纠纷和求助类占比超七成。这类警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解决得好,皆大欢喜;解决不好,群众失望。而且,一些不起眼的小纠纷,处置不当有时可能会发酵成案件。

  2023年11月,接报辖区某物业与临街商铺群体产生纠纷,简齐恒在到达现场前,经电话沟通报案人了解到双方因停车位的使用矛盾积怨已深,数十人在门口激烈争吵,并用车辆堵门,随时可能引发激烈冲突。

  到达现场后,简齐恒和同事迅速将双方当事人隔离开,先沟通安抚。在分析整件事情的矛盾焦点和双方诉求后,简齐恒主动与综合执法部门取得联系,商定办法,最终成功调解了纠纷,双方当事人均表示满意。

  “这起警情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矛盾纠纷类警情,如果先入为主,没有找准症结,处置不当极易激化矛盾。”简齐恒说。

  面对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简齐恒临危不乱,处置从容,这得益于他在多年工作中摸索出的“133”工作法,即“一研判三必问三必调”。首先做好警情研判。其次是多问,到场前“电话问”、到场后“重点问”、处警后“跟进问”。最后是多用调解思维解决问题,简单矛盾现场必调、矛盾易升级的必调、有投诉风险的必调。

  “对于现场能解决的第一时间解决,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一线。”简齐恒说,现场无法解决的,则通过警情分流联动机制,借助联动力量来解决。

  “2023年以来,辖区多发性侵财案件8小时和24小时破案率分别大幅提升至26%和72%。简齐恒用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创新‘133’工作法,并在全所推广。他还被选拔为全市红蓝对抗教官,根据他自己真实工作经历设置七类场景和四种对抗级别,经验做法得到上级部门认可与推广。”长江路派出所所长李宗民介绍。

  以快制快

  110接处警是办案依据的“第一来源”,作为到达现场的“第一人”,对事件的性质要有一个清晰的判断。时机稍纵即逝,简齐恒“133”工作法的核心就是早介入、快判断、有效处置。

  2024年5月,辖区一羽毛球馆报警称,被某专门为球馆从事会员引流的陈某诈骗,损失巨大,且球馆刚开业,众多会员因此事无法正常在球馆打球,聚集讨要说法。

  “陈某不是球馆员工,却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吸引会员,而且携款潜逃。”简齐恒意识到,事情如果处理不好,一是容易引发会员群体性事件,二是企业经营困难,随时可能闭馆歇业。

  基于这些考虑,简齐恒“双管齐下”。一方面做球馆工作,保证其先正常运转,让会员群体稳定;一方面耐心向会员解释,很多会员了解真相后又主动与球馆签订协议,以正常价格再次充值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派出所案件办理队仅用一天,取证60余人,弄清事实,定性案件,同时迅速锁定嫌疑人身份和藏身之地,在报警当天赶赴外地将其抓获,并进行退赔。”简齐恒的果断,让事件得以妥善处置,也得到了企业、会员的高度认可。

  也许有人好奇,面对如此棘手的警情,为什么简齐恒能够抓住关键、果断解决?用他自己的话说,“好钻研”是秘籍之一。最新的法律法规、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心理学知识……都是他的学习内容。而且,他每天都习惯性复盘警情,有没有什么疏漏的地方,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会不会有更高效的调解方式,并一一记下。另外,他还善于借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为自己赋能,“警务科技支撑,能让公安民警在处理警情、办理案件时更加‘眼明手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简齐恒说。

  虽然没有危难险重的大案要案,但是每天面对的“鸡毛蒜皮”却都是老百姓的关键小事。2024年青岛市110接警量344.8万起,处警127.2万起,面对庞大的警情量,以简齐恒为代表的青岛110民警一直行走在路上,坚守在岗位。

  错过饭点、日夜颠倒、五分钟吃完一顿饭,记不清自己吃了什么菜,忘记家里的很多事,却记得警情的每个细节,有时家人也很委屈,但是民警们想到经过自己的努力,给老百姓解决了实际难题,心里特别高兴,感觉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

  这就是110民警的日常。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坚守。“简齐恒们”的日常“小事”持续上新……

  记者手记 

  一股豁出去的干劲

  新时代“枫桥经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牢牢抓住基层基础,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在基层。而面对“繁且杂”的基层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干好基层工作要有兴趣、有热情,要有韧性、有耐力,要有一点儿组织能力,要有一股豁出去的干劲儿。”从警8年多,简齐恒参与化解各类基层矛盾纠纷1700余起,同时交出了12345“零投诉”、民意110“零工单”的答卷。要做到这一点,并不简单。

  面对繁杂的基层警务工作,“一定能有解决办法”是他的口头语,“与众悲欢”是他的座右铭,“好钻研”则是他的秘籍。而这背后体现的正是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解难题的信念与初心。也正是带着这份信念与初心,他探索出了“133”工作法,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一线。

  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个大命题,需要的是从更好解决基层小问题中寻找答案。而简警官的工作法无疑是众多答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