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开展促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

2025年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达50亿元
青岛日报 2025年01月03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本报1月2日讯  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青岛市促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通过强化政策引导、优化要素配置、推进专利产业化等措施,对我市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出专项部署。《方案》提出,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全市高校、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0亿元,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过180亿元。

  专利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既是创新成果的保护网,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青岛专利存量较大,创新资源富集,创新能力稳居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一梯队”。然而,技术研发与后续产业链之间的链接并不充分,存量专利进入生产环节还比较难。《方案》从盘活存量和做优增量入手,提出推进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存量专利盘点,开展存量专利筛选评价、供需对接、推广应用和跟踪反馈,逐步实现高校、科研机构未转化有效专利全覆盖。同时引导高校、科研机构筛选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专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登记入库,按照产业分类、技术领域向企业匹配推送。在专利培育中,落实“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强化与企业联合攻关,形成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高价值专利,同时开展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试点工作,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和产业化能力。到2025年,推动10所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工作。

  在推动专利产业化过程中,企业是重要的创新主体。《方案》提出,落实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帮助企业对接更多优质资源,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围绕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实施“强链计划”“建链计划”。以产业、专利数据为基础,以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专利导航服务体系。推进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强化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和数据要素流通。面向未来产业等前沿技术领域,鼓励探索专利开源等运用新模式。在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推广中,依托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平台,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为重点,开展专利产品备案,逐步实现重点企业专利产品备案全覆盖。

  专利价值的实现,需要“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品应用”全产业链的畅通。《方案》强化政策引导,通过完善专利转化激励措施、强化促进专利产出政策导向、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畅通产业价值链,激发内生动力。对高校和科研机构而言,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建立成果转化容错纠错机制,开展专利开放许可,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知识产权服务招标机制,促进专利产出。对全市高校、科研机构所在重点产业领域,经省评定认定为成功转化实施、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包)项目,给予奖补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对持有的专利技术,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在权利界定、价值评估、交易转化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方案》着眼于优化要素配置、构建良好生态,提出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提升转化运用服务水平。完善专利开放许可、专利价值评估等配套措施,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专利筛选评价、信息对接、推广应用等服务。有序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范围,推动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通过实施三年专项行动,提升专利质量,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优化市场服务,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充分发挥专利助推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作用,为推动全市科技水平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方案》提出,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全市高校、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0亿元,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过180亿元。到2026年,全市专利转化运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和运用效益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