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丽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为路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指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千万工程”是浙江继“枫桥经验”之后又一个被写入党的政策文件并在全国推广实践的制度性成果,是浙江乡村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密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所蕴含的发展理念、推进机制和工作方法,对推进青岛乡村振兴走在前列,加快青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运用“千万工程”理念经验,以系统性思维推进青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
“千万工程”不仅是乡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整治,还深刻影响着乡村发展理念、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治理方式和城乡关系,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全方位的乡村建设工程。系统性思维是推进“千万工程”根本性、基础性的指导理念,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以系统性思维推进青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发展,一方面要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与青岛其他村庄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既要发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牵引辐射、引擎带动作用,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又要点面结合,强化区域协同发展、联合发展、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按照“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逻辑,统筹协调、调整优化乡村系统自身和城乡系统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断延展乡村建设的内涵与外延,系统结合“变”与“不变”,有机融合传统与现代,将党委政府重点工作与老百姓最亟需最迫切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不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活环境改善、产业业态丰富、农村文化和非遗传承以及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运用“千万工程”推进机制经验,加快完善青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的体制机制
“千万工程”贯彻和体现了“党的全面领导”“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等方面的要求。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万工程”,推动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形成了党政合一“全面领导—协调落实—监督考核”闭环推进机制。借鉴“千万工程”推进经验,要加快完善青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的体制机制。一方面,将青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作为青岛党政一把手工程,顶格配置,高位谋划。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分级联动,分级负责,协同配合。青岛市层面主抓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顶层设计、服务指导与监督落实,区市层面主抓统筹协调、资源整合与组织实施,镇村层面主抓政策落实、具体实施和建设管护。此外,要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镇街、企业与社区居民等主体在内多元治理格局和沟通协调机制,积极引导并依托“百姓议事会”等基层治理载体,加强非正式制度对村民行为的引导和规范,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的重要功能,鼓励群众自愿参与公共事务,有效缓解乡村治理中的“公地悲剧”问题。
运用“千万工程”方法经验,创新青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的工作方式方法
“千万工程”创新工作方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二是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三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运用“千万工程”方法经验,创新青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的工作方式方法,一方面要聚焦制约当前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中主导产业不突出、一二三产融合程度低、产业链价值链较低、缺乏多样化产业业态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既要集中精力、有的放矢,重点突破、分类突破,又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垒大户,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另一方面要精耕细作、下足绣花功夫,从花钱少、见效快的农村环境清洁卫生、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入手,不断推进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绿化亮化美化与乡村有效治理,做到先易后难,层层递进,逐个突破。同时,要锚定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目标不动摇、不松懈、不折腾,坚持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争先、十年经典,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建设任务落地落实。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