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村河片区科苑经五路桥。
■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崂山学校航拍图。
■崂山区人民医院鸟瞰效果图。
▲居民们在刚回迁的新小区载歌载舞。
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崂山学校以崭新教室迎接学生开学。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2024年进入倒计时,崂山区年初所确定的一件件民生实事也迎来交卷、亮绩的关键时刻——
今年以来,崂山区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持续擦亮“崂有善育”“崂有优学”“崂有健康”“崂有颐养”“崂有安居”“崂有众扶”6张民生名片,推动年初所确定的8个方面、30件民生实事开足马力,向圆满完成甚至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奋力“冲刺”。截至11月30日,已有21件民生实事提前完成,其它各项工作进度也均已达到90%以上,完成目标任务“指日可待”。
为民服务没有终点,时刻努力回应期盼。站上建区30周年的全新起点,崂山区持之以恒纾“痛点”、通“堵点”、补“断点”,让“年年办”的民生实事,真正成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
实事早办成,群众早受益
今年2月,崂山区正式发布2024年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办好的实事项目清单,涵盖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实施旧城旧村改造、推动文化教育体育扩优提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提高安全保障能力8个方面、30件民生事项。
实事早办成,群众早受益。崂山区在一场场与时间赛跑的接力赛中,不断攻坚克难,以高效务实的作风和创新精神,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迅速落地,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发展带来的红利。
比如,老旧小区改造承载着居民从“居住”到“安居、宜居、乐居”的美好期待。崂山区年初公布的实事项目清单中,明确提出要“改造老旧小区(楼院)12个,惠及居民3300余户,实现2000年前建成老旧小区全部完成改造”。今年8月,伴随来安路6号小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顺利完工,崂山区2000年前建成且未改造的老旧小区实现清零。斑驳的墙面换上温馨的色彩,狭窄的巷道拓成明亮的通道,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新生的气息……“改造后的小区,舒适度、便利性都有了不小的提升,真不错。”沙子口街道居民刘女士笑着说。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作为全省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活力最充沛、创新生态最优质的区域之一,崂山区正全力构建人才近悦远来、安居乐业的成长生态。实事项目清单中提出,要“多渠道保障困难家庭、新市民、人才等群体租住需求,面向社会提供1000套公租房和人才住房”。统计显示,今年,崂山区新打造了“正午青年”等9处人才服务阵地,分配人才住房1343套,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城市小微空间整治提升,是群众家门口的“民生工程”,也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发展工程”。2024年,崂山区将城市“微更新”工作列入实事项目并积极推进,努力以“微更新”撬动“大幸福”。以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为例,今年,崂山区以全龄化服务为出发点,实施深圳路体育公园一期提升改造、宁夏路口袋公园等项目建设,更新完善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区、静谧阅读角、休闲座椅区等,为市民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绿色休憩空间以及多样化的功能区域。
崂山区第一中学、崂山区人民医院如期开工;新建成养老服务站19处,较年初计划增加4处;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600个,较年初计划增加100个……记者梳理发现,崂山区年初发布的实事项目清单中,涉及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一批事项,多数已保质保量完成。
民生有温度,幸福有质感
把实事项目好事办得更好,不仅要关注项目当年的建设完成情况,更要注重项目的长期效益和可持续性,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在崂山,张村河片区的回迁安置工作,就是一个典型样本。
“儿子,这就是咱新家?才两年半,真是变了个样。”11月30日是中韩街道刘家下庄社区安置区的回迁抓阄日。自2022年5月签订《搬迁补偿协议》,刘家下庄居民孙女士“客居”在外已有两年半时间。就在10多天前,她从儿子毕先生处获悉,“邻村”张村河南社区已经举行回迁抓阄仪式,自己居住了大半辈子的刘家下庄也即将回迁,心情越发舒畅。
不只是孙女士一家。11月30日,踩着回迁抓阄的时间节点,刘家下庄社区的478户居民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踏入崭新家园,共同见证这一幸福时刻。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或拍照留念,或热情相拥,共同分享着这份喜悦。正如居民们所说,“短暂的分别,迎来的是一个更加美好、更加温馨的家园。”
包括刘家下庄在内,张村河片区本轮改造焕新共涉及12个社区、2万余名村民的回迁安置,“喜圆安居梦、乐享新生活”既是社区群众多年的心愿,也是崂山区委、区政府多年来牵肠挂肚的“心头事”。乘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东风,崂山区在2024年的实事项目清单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速安置区建设,让村改群众早日住上‘好房子’”。如今,这一目标已然照进现实——张村河南、刘家下庄两个社区顺利完成回迁抓阄,李家下庄、孙家下庄两个社区安置区同样将在近期竣工验收交付,均较原定计划提前半年组织回迁。
不仅住有所居,更要住有宜居。崂山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持续向张村河片区导入一批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比如,新建设的刘家下庄社区安置区不远处,就是正加速建设的张村河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10月1日,该项目先行启动区率先面向市民游客开放,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出行的又一“网红打卡地”。
片区内还布局了一批优质的医疗与教育资源。其中,崂山区人民医院已于10月9日举行奠基仪式,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崂山区深圳路小学、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崂山学校已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
安置区所在地,同样是时下崂山区乃至青岛市、山东省最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热土——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两大市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毗邻而居,一大批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头部企业在这里扎根、发展。优质项目的加速集聚,在为社区居民带来就业机会,尤其是让社区里的年轻人在“家门口”找到心仪工作的同时,也将极大提升一个个新建安置区的整体活力和吸引力。
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办好、办实、办细2024年的8个方面、30件民生实事的同时,崂山区已经着手谋划2025年的民生实事项目。
“2025年,我们将继续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期待,在更高水平上增进民生福祉。为谋划好新一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请您围绕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领域,提出最希望政府办好的事。区政府将认真考虑您的建议,统筹确定2025年崂山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努力将实事办实办好,让全区人民看到更大变化、得到更多实惠。”今年8月,崂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致崂山区全体居民的一封信》,提前征集新一年度为民办实事意见。眼下,相关工作正在按程序推进。一批贴近百姓生活、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即将“接棒”,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回溯过往,崂山区建区以来,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崂山区将持续在群众关注的教育、医疗、体育、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加大投入力度,持之以恒擦亮“崂有善育”“崂有优学”“崂有健康”“崂有颐养”“崂有安居”“崂有众扶”6张民生名片,让“崂有幸福”更加可听可见、可触可感。
全力促进公共服务提质升级,实现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优质资源倍增。比如教育事业,崂山区将紧紧扭住教育质量生命线,推动崂山教育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品牌学校培育、师资队伍建设、智慧化教学应用,推动全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不断扩大、配置更加均衡。
全力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水平。以事关千家万户的养老服务为例,崂山区将围绕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的需求差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不断丰富养老服务产品供给,规范养老机构管理,全方位提升养老服务质效;抓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打造德技兼备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强养老服务政策的宣传解读,梳理制定政策明白纸,让好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切实惠及更多老年人。
全力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崂山区将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网格管理服务,丰富活动内容形式,实现党建引领与城乡治理同频共振;加快社会治理效能释放,围绕“崂先办”平台运行,总结领先领跑做法,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推动疑难诉求和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抓实未诉先办,超前分析研判潜在诉求,认真梳理共性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做到主动出击、主动服务,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深化持续提升崂山社会治理成效。
为民生“加码”,让幸福“提速”。崂山区以办好民生实事为抓手,精准施策、精细服务,在沉甸甸的民生答卷上,写满了对人民幸福生活的承诺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