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

沉浸式演艺的特质与趋势

青岛日报 2024年11月27日

  荆晓燕

  随着文化消费迭代以及体验经济发展,沉浸式演艺渐成传统演艺业态升级的热门产品,新空间、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正成为令人瞩目的行业景观与文化现象。2023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沉浸式演艺多达7个,占比35%。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提振演艺市场,青岛也在这方面开始有益探索,先后推出讲述广兴里百年故事的沉浸式光影演出——《广兴里·绮光幻境》和国内首部虚实结合的大型沉浸式航海史诗音乐剧《寻梦沧海》,获得良好市场反响。是怎样的特质赋予沉浸式演艺如此的魅力?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准确把握沉浸式演艺未来的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拓展剧场边界 创设新型场景

  传统演出形态大多是镜框式舞台表演模式,舞台不可移动,演员与观众因为舞台的区隔难以进行深度的交流与互动,而沉浸式演艺则打破固定思维,主要从实景化和开放性两个方向发力,拓展剧场边界,创设新型场景。例如,以杜丽娘与柳梦梅旷世绝恋为主题的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寻梦牡丹亭》,将江西抚州文昌里作为舞台场景,采取多幕场景流动的方式,整场演出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代表古典、当下与未来,观众的观演方式为“行进式”,在游园的过程中观赏表演,通过《游园惊梦》《魂游寻梦》和《三生圆梦》三个篇章和剧中人一起入梦、惊梦、寻梦、游梦、圆梦。作为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的《知音号》也别出心裁,以汉口码头与在长江上航行的蒸汽轮船为演出场地,在轮船上逐层分舱叙事,这种形式完全颠覆了观众对于“舞台”的传统认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体验。

  融合技术艺术 强化沉浸体验

  沉浸感是沉浸式演艺的最大魅力,因而实景化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让技术赋能艺术,全息投影、水幕投影、裸眼3D、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均可应用于环境布置,全方位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维感官,使观众暂时抽离现实世界,完全沉浸到戏剧化情境当中。当然,要注意技术和艺术的融合与平衡,否则过度的炫技可能会弱化故事的表达。优秀的沉浸式演艺要坚持内容为王,通过故事本身的思想性、艺术性产生直抵人心的力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地方特色文化呈现风格的多样性,时尚潮流文化表达时代的新态度,这些都可以在沉浸式演出中展现独特魅力。包括当下年轻人非常喜欢的穿越、悬疑题材以及剧本杀、角色扮演等形式都能够增强演出的艺术感染力,使观众在虚实结合的情境中实现感官与精神的双重沉浸。

  交互演员观众 重塑观演关系

  沉浸式演出不仅注重新型场景的创设、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还致力于重塑观众与演出的关系,通过赋予观众一定的角色或身份将其融入到剧情场景之中,让观众不仅“看戏”更要“入戏”。在沉浸式喜剧《金钱世界》中,观众被赋予主体性角色,化身成为高风险资本市场上的玩家,其选择甚至会影响剧情的发展与走向。这种游戏化体验的设计能够有效推动观众融入剧情,引发其深度理性思考和情感共鸣。由此可见,沉浸式演艺要打破“台上演、台下看”的传统观看模式,推倒“第四面墙”,通过创新手段营造“带入感”的情景体验,强化观众自我身份感知和情景融入,获得全新的观演体验。

  (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