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第16个“双11”落幕,快递业紧接着迎来“大考”。
据青岛市邮政管理局监测数据显示,10月21日至11月11日,青岛邮政快递业收派快递包裹超过2.1亿件,同比增长23%。如果按照青岛常住人口计算,相当于平均每人收发约20件快递。
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青岛各大快递企业从容“应考”,从前置仓到地面无人车再到低空运输,形成一张立体物流网络,以最快速度将包裹送达用户。
前后三波快递高峰
今年的“双11”大促活动被称为“史上最长”,抖音等部分电商平台甚至从10月8日就开始了促销,整个周期超过一个月。
拉长的“双11”对快递业最大的影响就是快递高峰分成了三波,第一波高峰从10月21日开始,第二波从11月1日开始,第三波则是始于11月11日。
部分快递企业为确保服务时效提前扩充人力,记者注意到不少快递车侧面印着招聘广告,基本月薪为8000元至10000元不等。
以青岛顺丰为例,近期新储备了近300名一线收派员和300多台中转车辆,增加近600车次,新规划37条线路,以保障“双11”期间的服务体验。其“同城半日达”服务,在大件场景下实现20到2000公斤跨省最快7小时送达。
从全市统计来看,第一波快递高峰出现在10月24日,单日收派快递包裹1092万件,刷新单日收派件量纪录。
如此海量的快递并没有影响到用户体验,在越来越成熟的前置仓模式下,从下单到收货最快可以小时达、当日达,一般则是次日达或者隔日达,往年经常出现的快件爆仓、送货延迟现象几乎消失。某种意义上,“双11”进入了一种新常态,尤其是快递体验已与日常无异。
“青岛圆通快递进出量最高的一天超过100万件,涨幅近40%。”在青岛圆通负责人孙丰伟看来,快递高峰分流之后,今年的旺季更加平稳,应对也更加从容。
无人车24小时无休
快递业的从容“应考”,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物流科技的发展。
经过16年“双11”的历练,快递业从“有人拉货”迈入“无人拉货”时代。目前,全市已投入使用51辆快递无人车,覆盖市南、市北、崂山等6个区市,涵盖城市末端配送、支线短途接驳、农村寄递物流、生鲜冷链配送等多个应用场景。
在青岛顺丰速运双山营业店,记者观察到无人车成为应对高峰的得力助手,一辆车每天可完成4趟至6趟投递任务,日均配送量达到600件至800件,大大减轻了快递员的工作压力。
这些无人车由新石器公司制造,采用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配备360度感应设备和高清摄像头,能够实时监测周围环境,确保行驶安全。同时,车辆内置高精度定位系统和智能决策系统,可在复杂路况下自主导航、规避障碍,并具备红绿灯识别能力。车辆最大载货容积约3个立方米,载重达到500公斤,满电状态下续航里程可达100公里。
“无人车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响应需求,减少了快递员往返的时间,提升了安全性。”双山营业店主管范云龙表示。
除了地面上的无人车,低空经济应用也成为快递业整体提速的重要一环。
青岛顺丰今年开通了低空航线物流新航线,实现了最快6个半小时将大樱桃送达北京。在“双11”快递高峰期,青岛顺丰增加多条低空运输线路,通过空中飞行避开地面交通的限制,带来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物流服务体验。
农村寄递驶入“快车道”
今年“双11”还呈现了一个新变化——快递进村的步伐加快。据统计,“双11”期间,青岛农特产品寄递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0%。
胶州胶西镇是全国有名的劳保手套产销地,分布着大大小小300余家劳保手套工厂,年生产手套约30亿副,年销售收入近30亿元,“双11”期间发出近千万件劳保手套。胶州李哥庄镇注册登记发制品企业近200家,产品在全球高端假发市场占比达到40%以上,“双11”的旺季促销有效带动假发的海外销量。
在西海岸新区的大村镇、张家楼镇、藏马镇等镇街,快递无人车成为主要的运输工具。孙丰伟告诉记者:“圆通无人车主要在城阳、西海岸新区、即墨等区市运行。农村地区件量少、距离远,快递无人车可以一天多频次往返,相较传统人工模式节约成本50%以上。运行成本下降让快递企业可以铺设更多网点,真正解决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今年以来,青岛已建成39个乡镇快递共配中心、944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实现镇街快递共配中心和行政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的全覆盖,全面打通城区与农村物流互通的“双向通道”,进一步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激发内需动力。前10个月,全市农村地区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32%,支撑农产品网销额超130亿元,累计寄递海鲜1635.13万件、脂渣787.87万件。
青岛市邮政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聚焦快递新质生产力创新培育,着力补链、强链、延链,充分发挥行业在跨境、电商、制造业等产业当中的链接作用,挖掘形成增长新动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