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生

陆文夫和他的“老苏州”

青岛日报 2024年10月24日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1996年的暮春,我新婚蜜月的第二站,循着唐代杜荀鹤的诗句,来到了太湖之滨的水乡古城苏州,所居之地,是位于老城区十全街一座极富江南情调的园林式酒店:南林饭店。南林饭店东门桥堍,时有一座刚开张半年多的苏帮菜餐馆,招牌称作“老苏州茶酒楼”。酒楼的开办者鼎鼎有名,乃是以中篇小说《美食家》蜚声中外的作家陆文夫,人称“陆苏州”。昔年的苏州之行,惊鸿一瞥,来去匆匆,走过路过,却没能踏足过老苏州茶酒楼一探究竟,留下遗憾。

  时光荏苒,二十八年后的一个初秋,苏州故地重来,得当地友人之邀,相聚慕名已久的老苏州茶酒楼,了却了一桩心心念念的经年夙愿。巧合的是,此次又逢该店重新开张不久,也是陆文夫先生故去后,老苏州茶酒楼的第二次易手,蜚声业内的苏州新梅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接过了这家传承苏帮菜文化精髓的名店,闻听,霎时充满期待。

  十全街是苏州古城的著名历史文化街区,至今仍保持着苏州典型的水城传统格局,“水陆平行、河街相邻、两街夹一河”,小桥、流水、人家,一派江南水乡风情。两街,一宽一窄,宽者称十全街,窄者曰滚绣坊,河名十全河。老苏州茶酒楼就坐落在两街之间,临河而立,粉墙黛瓦,雅致可人。

  “老苏州”甫一照面,其河岸粉墙低处的一段广告语吸引了我,文曰:“小店一爿,呒啥花头。无豪华装修,有姑苏风情。无高级桌椅,有文化氛围。”此当年“老苏州”开张时,由陆文夫亲自撰写。如今陆文夫的头像剪影也嵌在了粉墙的中心位置,他面露微笑,似是每天在欢迎着来自世界各地光顾“老苏州”的食客们。

  老苏州茶酒楼共三层,约莫百余个餐位,的确不大。一层是散点,二层三层有散点又有三四处雅间,时值午市,店堂内座无虚席。一楼大厅西墙上有一副对联,联曰:天涯客来茶当酒;一见如故酒当茶。亦是陆文夫所撰,当年曾制成匾联,挂在“老苏州”大门两侧。陆文夫嗜酒,名播文坛,自此联可略窥一斑。这让我联想起绍兴咸亨酒店店堂内的另一幅名联,彼联曰: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联语为老作家李准所撰,李准是蒙古族人,亦好酒,此联是他酒酣后之作。同是名作家,同善饮,又同为酒楼撰联,故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陆文夫的代表作中篇小说《美食家》发表于《收获》杂志1983年的第一期,自此,美食家这个称呼即与陆文夫结下了不解之缘。1988年陆文夫在十全街滚绣坊青石弄5号创办了《苏州杂志》,而开办老苏州茶酒楼的初衷,陆文夫称其为“可以吃的《苏州杂志》”。

  店堂内,一层至二层楼梯之间的白墙上,陆文夫的影子随处可见,一边是作家的生平简介,一边展示有陆文夫《姑苏菜艺》中的一段文字:“人们评说,苏州菜有三大特点:精细,新鲜,品种随着节令的变化而改变。这三大特点是由苏州的天、地、人决定的。苏州人的性格温和,办事精细,所以他的菜也就精致,清淡中偏甜,没有强烈的刺激。吃也是一种艺术,艺术的风格有两大类。一种是华,一种是朴; 华近乎雕琢,朴近乎自然,华朴相错是为妙品。人们对艺术的欣赏是华久则思朴,朴久则思华,两种风格轮流交替, 互补互济,以求得某种平衡。近华还是近朴,则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吃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说,炒头刀韭菜、炒青蚕豆、荠菜肉丝豆腐、麻酱油香干拌马兰头,这些都是苏州的家常菜,很少有人不喜欢吃的。可是日日吃家常菜的人也想到菜馆里去弄一顿,换换口味。”

  看得出来,老苏州茶酒楼新东家“新梅华”的掌门人金洪男对“陆苏州”充满敬意。金洪男除身兼中国烹饪大师、苏州市烹饪协会会长、苏帮菜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数职之外,其本人也是一位享誉餐饮界的文化人,人称“江南雅厨”。二楼厅堂四壁,苏州文化名家的书画作品让人眼前一亮,金洪男的花鸟四条屏处于厅堂居中位置,十分惹眼,其画作彩墨氤氲,元气淋漓,空灵而富才气。百闻不如一见。

  在二楼靠北一侧的雅间里落座,四围景色赏心悦目,据说此间已被预订至半年以后,可见“老苏州”在苏帮菜美食江湖中的热度。苏帮菜第四代非遗传承人周苏国兄亲自作陪并点菜,冷盘四味分别呈现:虾子白切猪肚、糖醋小排、爊鸭、八宝炒酱,皆是苏菜精华。其中爊鸭一味初次尝试,口留异香。

  苏州历来有食爊味之俗,最早始于昆山周市镇,本是民间传统烹调野味的手段,包括爊鸭、爊鸡、爊兔等。爊,即文火慢炖之意。爊汤是核心环节。爊锅老汤中添加有十几味草药和调料,上选肥大的麻鸭,成品腴而不腻,嫩而不烂,香鲜入骨,吮指回味;夏令冷食,风味尤殊。

  老苏州茶酒楼创办伊始,陆文夫与老一辈苏帮菜烹饪大师们曾总结提炼出十大名菜,分别是:清溜虾仁,蜜汁火方,黄焖河鳗,虾仁蟹粉豆腐,松鼠桂鱼,糟溜鱼片,蟹粉狮子头,姑苏白什盘,响油鳝糊和泡泡馄饨草鸡汤。如今,十大名菜在金洪男团队的主理下,传承有序,重放异彩。

  当餐品鉴了清溜虾仁、糟溜鱼片、一品酱方和姑苏白什盘、荷塘小炒、油焖茭白等苏帮菜传统菜。苏州人待客,第一道热菜约定俗成必是虾仁,只因苏州话虾仁的发音与“欢迎”近似。虾仁、欢迎,要的就是这个好口彩。陆文夫开办老苏州茶酒楼之初,要求后厨一定要当天购鲜虾,当日出虾仁,确保食材新鲜,水族食材一旦入了冰箱,口感和品质即大打折扣。

  当餐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一道经典姑苏白什盘。也是头遭品尝。

  白什盘,因食材多为白色,又不施带色的调味料,故名。主料有虾仁、鸡片、蹄筋、笋片、鱼片、鱼肚等,加少许木耳点缀,刀法上以片为主,烹调施以滑炒,讲究白汤白炒、原汁原味,口味清鲜平和,体现了苏帮菜对食材本味鲜美的追求。其实白什盘原先并没有如今的讲究和华丽,在没有冰箱冷柜的年代,不过是厨师灵机一动的妙思,将各类食材余下的边角料搭配而成的应急之作,历经不断完善,成就了苏帮菜的一道传统名馔。

  菜过五味,服务员端上两盆汤菜,报菜名:文夫咸泡饭。

  苏州人爱吃咸泡饭,自然是从困难时期留下的遗风,将中午的剩饭剩菜,晚上回锅,加上水、盐、味精同煮,起锅时再添上一点猪油,晚餐即可将就一顿。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咸泡饭的内容自然也有了些许变化。陆文夫是美食家,咸泡饭虽是小食,亦来不得半点马虎。文夫咸泡饭配料有笋丁、虾仁、香菇丁、肉丁、青菜等,咸泡饭上漂着一层油花,已不再是猪油,乃是肉丁煸炒而出。陆文夫当年对吃“忆苦”的咸泡饭,态度是有所变化的,据《苏州杂志》前主编陶文瑜撰文回忆,“陆文夫在世的时候,有一次大家一起吃午饭,我也点了咸泡饭,老陆起先有点不屑,结果咸泡饭端上来之后,老陆吃了一小碗,却还要再添半碗,说是倒蛮好吃的。后来老陆住医院,关照老苏州送饭时,点过好几次咸泡饭呢。”

  这恐怕也是“文夫咸泡饭”列入老苏州茶酒楼菜单的缘由吧。

  我嗜甜食,老苏州茶酒楼的八宝饭色泽亮丽,吃口软糯,真正应了陆文夫所说的“精细、新鲜”;虾子烧卖现做现卖,模样俊俏,好吃不可错过。其夏日饮品茅草根水,以茅草根、荸荠、红枣、桂圆、胡萝卜、冰糖熬制而成,冰镇后饮之,清爽回甘,透心凉。

  老苏州茶酒楼每天营业18小时,这在当下的餐饮行业中,十分罕见。其早上开设苏派早茶,接着是午市晚市,另外还打出了“姑苏糖粥铺”“美食家宵夜”两块招牌,引领一时风尚。店门口北墙上的一块霓虹灯招牌,让我想起了一部反映苏州饮食的老电影《满意不满意》。《满意不满意》的上映,直接催生了苏州观前街上一家新的餐饮名店“得月楼”。而得月楼的诞生,又催生了另外一部反映苏州饮食风情的电影《小小得月楼》。如今,陆文夫的《苏州杂志》催生了“老苏州茶酒楼”这个可以吃的《苏州杂志》,陆苏州和他的美食家的故事,在姑苏城,依然续写着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