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本报10月23日讯 日前,联合国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公布2023年“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首批推荐名单,涉及六大领域,全国共有36个案例上榜。其中青岛市的《“无废城市”建设协同增效—废旧轮胎绿色低碳高值化循环利用模式》入选再生资源领域案例首批推荐名单。近年来,青岛积极探索一条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之路,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一系列创新实践和政策措施成效显著。
亚太区域中心于2023年8月启动了“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的征集活动。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3个城市(地区)提交的176个案例。经过严格的材料审查、专家初评和终评,最终选出36个案例作为首批推荐案例,涵盖了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再生资源以及建筑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等多个领域。
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协同增效—废旧轮胎绿色低碳高值化循环利用模式》项目由位于西海岸新区的青岛伊克斯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实施。项目以“无废工厂”建设为依托,打造废旧轮胎全量化循环利用模式,补齐补强青岛轮胎从研发、生产到处置的全产业链绿色发展模式。在回收环节,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构建了三大废旧轮胎回收体系。串联汽修维修、运输公司等中小企业、个体经营业户,建设300千米服务半径的社会回收网络体系;依托轮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建立“以旧换新”回收服务体系;运用数字化互联网模式,建立“星环保”废旧轮胎线上信息平台“互联网+”回收体系。在利用环节,项目通过对废旧轮胎高温裂解等一系列加工,得到初级油、炭黑、可燃气、钢丝等产品,将废轮胎“吃干榨净”,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在技术环节,项目实施单位拥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使用的废旧橡塑绿色生态循环利用装备和技术入选国家科技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目录和生态环境部“无废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