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 强弱项 抓办案 提质量

市北法院打好案件质量提升“组合拳”

青岛日报 2024年08月17日

  案件质量是执法办案的生命线,是实践“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市北法院以“六化”并举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抓办案、提质量,打好案件质量提升“组合拳”。今年上半年,根据全国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市北法院全部质量指标均创佳绩。

  聚焦裁判尺度统一化,从“把脉问诊”到“对症下药”。市北法院建立常态化发改案件评析制度,针对性开展业务指导和整改。定期召开发改案件评析会,由院长主持并逐案分析点评,深究案件发改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开展业务指导和整改。每半年进行一次回顾总结,找准共性和个性问题,因案施策总结经验教训,统一办案思路和裁判标准,将案件质量提升的具体举措落实落细。自2022年以来,该院院长对641件发改案件一一进行点评,审管办制作案件质量“体检式”分析报告9期。高度重视上级法院对市北法院的业务指导,认真研读上级法院发布的裁判方法和意见,积极主动向上级对口庭室汇报工作情况,及时进行业务沟通。制作《审判执行参考》《类案裁判指导》等业务指导类期刊33期,发布典型案例121件,统一裁判尺度,提升办案质量。

  压实院庭长监督责任化,从“制度完善”到“指标量化”。市北法院压实院庭长“一岗双责”监督管理责任,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院庭长办案工作的规定(试行)》,明确院庭长重点办案案件类型,充分发挥院庭长办案的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制定《关于完善案件阅核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强化院庭长的审判监督责任,确保案件质量、统一裁判尺度、防控司法风险。立足“四纵四横”立体式审判管理网络,将审判指标进行量化,通过“日通报、周调度、月分析、季总结”和“质效指导线”等机制定期进行“可视化”展示,每月发布一期《审判管理专报》,每周党组会调度审判质效。发挥庭务会、专业法官会议、审委会作用,用足用好集体智慧,对疑难复杂案件进行事前把关和事后分析。

  促进案件评查规范化,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市北法院出台《案件质量评查实施办法》等文件,成立案件评查小组,明确案件评查细则。坚持“线上+线上”“实体+程序”“流程+环节”的评查思路,聚焦程序规范、事实认定、实体处理和法律适用等方面,以及院庭长阅核机制、合议庭运行、卷宗归档等制度落实情况,对整个案件流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全流程“艺术挑刺”型评查。今年以来,市北法院已开展4轮案件评查工作,采取院长评查和各分管领导牵头交叉互评的方式,共计评查100件案件,制作4期《案件评查专报》。将《评查专报》、典型问题、优秀裁判文书每月上墙展示,发挥示范引领和警示作用。

  提升庭审能力专业化,从“庭审观摩”到“示范庭审”。市北法院每月开展庭审观摩活动,由院领导带队随机抽取各类案件庭审进行观摩评议,对庭审礼仪、庭审程序、庭审驾驭能力等方面进行监督,已开展庭审观摩互动257次,发布《庭审观摩通报》9期。常态化开展示范庭活动,院长率先带头,全部员额法官轮流进行“开大庭、比技能、做示范”,今年已开展示范庭活动18场。通过现场教学“打样板”“作示范”,强化“精品意识”,提高庭审规范化和司法公信力,切实提升审判质量。常态化开展审务督查,强化内部监督,对庭审程序规范性进行随机督查,规范庭审秩序。

  打造“学思”平台品牌化,从“营造氛围”到“百花齐放”。市北法院坚持“守正创新、学思践悟”的工作思路,打造“北法调研”品牌,实施青年干警“助飞计划”,打造和拓展“学思”学习平台,创设“学思·问真”微课堂、“学思·求实”讲坛、“学思·行知”沙龙三个学习品牌,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实践互通,多措并举打造学习型法院,为提升法院审判质量提供智力保障。近三年,市北法院4篇案例入选《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8篇入选《人民法院案例选》,3篇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3篇论文在全国学术讨论会获奖,8篇论文在国家级论文征集活动中获奖,共有40余篇调研成果荣获国家和省级表彰。

  促推奖惩制度科学化,从“比学赶超”到“创优跃升”。市北法院依托全院绩效考核办法,建立法官“质量档案”,将一审裁判被改判率、一审裁判被发回重审率、生效裁判被改判率等质量指标作为绩效工作的“硬指标”。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把案件质量情况作为年终考核、评优评先、遴选入额的重要参考,对办案质量高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激励办案人员不断增强责任心,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升质效。制定《中层负责人业绩考核制度》,发挥中层负责人桥梁和纽带作用,精准精细抓好庭室管理,凝聚干事创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