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记

以手造为媒,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青岛日报 2024年07月22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琪琪

  筑友谊桥梁,品手造魅力。7月21日上午,2024“上合之夏”手造精品展暨第三届青岛手造节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上合与国潮手造共繁荣 旅游和文化之都新愿景”为主题,上合组织国家特色手造产品琳琅满目,手造匠人现场展示手造艺术品,彰显文化交流互鉴的璀璨成果。

  让世界手造精品走进山东走进青岛

  俄罗斯套娃、吉尔吉斯斯坦传统手工羊毛毡挂毯、尼泊尔高山云雾茶、土耳其茴香酒……活动现场,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手造产品,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

  “这次手造节,我们带来了手工地毯、陶瓷、铜制品等能够体现土耳其文化内涵的手造艺术品。”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土耳其馆馆长麦霆告诉记者,参加手造节,能够有机会在如此重要的国际平台宣传土耳其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让他感到非常自豪,“接下来,我们还将举办土耳其美食推广日、土耳其传统音乐会、文化展览等特色活动,希望能够有更多人参与其中。”

  文化,向来没有边界。本届手造节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世界手造精品走进中国、走进山东、走进青岛。“下一步,胶州市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上合示范区这一国际交流合作高能级平台,积极推动优秀手造产品‘走出去’,助力上合组织国家间文化文艺交流互鉴。”胶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耿大海说。

  手造节是展示的舞台、交流的平台

  小手艺大艺术、小制造大情怀,手造不仅是物的完成和交换,更是文化的碰触与精神的回归。

  “这几年的手造节,我都未曾缺席,可以明显感觉到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如今的手造节俨然成为手造行业的盛会。”从最初抱着“凑热闹”的心态,到如今提前几个月精心准备前来参加,对于手造节的发展,石雀故事创始人曾庆峰深有感触,“未来,我们不仅要传承好非遗手造的基因,还要充分借助数字技术,将其作为手造传承的新手段,助推传统手造蓬勃发展。”

  手造节是展示的舞台,更是学习交流的平台。“手造节的举办,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来自各行各业手造匠人的好点子和新理念,这些优秀手造作品的表达方式,对我们今后产品的创作和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将进一步助推我们的产品取得进一步提升。”青岛钿贝世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纪正强说。

  手造企业不再“酒香也怕巷子深”

  手造根在非遗、魂在文化,服务生活、创造价值,是讲好青岛故事的重要载体。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手造产品缺少挖掘、推广、宣传的渠道。手造节的成功举办,无疑是给我们手造产业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手造艺人们的工匠精神,充分展现青岛手造的发展成果。”青岛古雅剪纸执行董事高瑜桓说。

  在本届手造节上,由城阳区打造的“‘手造+创意+文旅+数字’模式推动区域手造产业发展”,荣获2024青岛手造产业创新案例。“我们全面整合全区手造资源,在全市率先建成区级手造展示体验中心并投入使用。优化升级鲁邦风情街业态布局,街区的手造企业、展示体验中心、非遗工作室年度营收近2600万元。同时,重点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手造展销模式,在‘潮系列’网红节会中设置手造展销专区,打造直播电商产业基地。目前,1.2万余家本土企业逐步走上电商化之路,400余家韩企开启直播带货模式。”城阳区宣传新闻中心主任史玉英向记者介绍,“下一步,我们将以山东手造为联结点,不断创新模式、整合资源,推动手造产业蓬勃发展。”

  建中心、做街区、上平台……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岛手造IP家喻户晓,越来越多手造精品“破圈”“出海”,展现了无限的文化魅力,彰显“传统遇见创新,创意遇上美好”的无限活力。近年来,青岛市以落实“山东手造”工程为抓手,不断强化路径创新,在挖掘产品资源、培育特色产业、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宣传推介等方面全方位发力,倾力打造“山东手造 青岛有礼”文化品牌。

  截至目前,秦汉麦草画、玉凤祥草编包等7家手造企业入选“山东好品”品牌,数量居全省首位。建成市级非遗工坊82处,先后有57家手造企业及产品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名录,年销售额超过100万元的手造企业130余家,刺绣、草编、制茶、美妆、螺钿、贝雕等手造重点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手造产业发展居全省前列。

  “此次活动的举办,是青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山东手造’工作部署、以手造为媒促进上合组织国家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的创新实践。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提升手造文化创造力、产业竞争力、传播影响力,不断擦亮‘山东手造 青岛有礼’文化品牌,着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