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影毕业联合作业培育影视新锐力量

青岛电影学院连续为十届学生举办毕业联合作业“金象奖”颁奖典礼,以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影视制作综合能力
青岛日报 2024年06月25日

  2024年“金象奖”颁奖典礼上颁发最佳指导老师奖。

  ▲毕业联合作业《紫色小羊》剧组在内蒙古拍摄。

  6月21日下午,青岛电影学院大放映厅内,灯光璀璨,氛围热烈;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不同类型的影片片花,每一帧都凝聚着毕业生的无限创意……这是青岛电影学院2024届毕业联合作业“金象奖”颁奖典礼。青岛电影学院自创办以来,已送出十届毕业生。“金象奖”颁奖典礼也连续举办了十年,早已成为“青影人”的独家记忆。

  这场特殊的毕业颁奖典礼是对学校师生创作能力的检验,也是毕业生学习成果的总结,展示了毕业生们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和艺术气质,更集中展示了学校的艺术人才培养成果,彰显了学校的教学改革成效、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联手创作“毕业大戏”

  剧情片《与你一起渡过》讲述了主人公得知母亲患上脑癌后,辞掉工作陪母亲游览美好世界的故事;纪录片《我生命的第二束光》讲述了母女二人一起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共同实现音乐梦想的励志故事;三维动画片《鸿雁》则讲述了鸿雁为了不让狐狸威胁到巢穴,以自身为诱饵,智斗狐狸的故事……毕业生们将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对问题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对未来的向往内化成剧本,拍摄制作成影片,讲述着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故事,想象力、创造力十足,展现了较为扎实的影视创作基本功。

  毕业联合作业被看作是青岛电影学院的毕业大戏,是一项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教学任务。“毕业联合作业涉及剧本写作、前期拍摄、后期剪辑等影视制作的全过程,是对学生影视制作能力的全面检验。”青岛电影学院影视创作与制作中心主任陈亮介绍。同时,学校每年保持约300万元投入,用于毕业联合作业创作和奖励。同时,学校还采取了一系列鼓励举措,更好地鼓励师生全面参与影视创作。

  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持续扩大,办学水平的持续提高,学生参与毕业联合作业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今年,参加毕业联合作业的学生约占全体毕业生的38%,达到历史新高。本届毕业联合作业共计拍摄作品35部,其中故事片21部、纪录片7部、动画短片7部。经过专家评审打分和学生投票环节,各单元共产生一二三等奖、单项奖、优秀指导老师奖等40个奖项,其中剧情片《紫色小羊》获得剧情短片一等奖、最佳导演、最佳故事片、最佳制片、最佳摄影、最佳人物造型等6个奖项,成为最大赢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金象奖”还特别设置了创作鼓励奖,以表彰学校学生代表在第五届国际大学生媒体艺术节“72小时工作坊”活动中的出色表现。

  跨学科整合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迎来了首届毕业生,举办了首届毕业联合作业“金象奖”颁奖典礼,转设更名后的青岛电影学院仍然坚持这一传统,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

  “学校始终坚持‘强综合、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持续推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将毕业联合作业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教学实践任务,取得了良好效果。”青岛电影学院校长王宏民介绍。十年来,学校毕业生创作完成了约350个毕业联合作品,多个作品斩获国内外大奖,其中短片《兜风》荣获第十三届澳门国际微电影节(学生组)银奖、第十六届深圳青年影像节剧情片类青年题材特别作品奖,《黄昏》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学生单元故事片金奖,《掩护》获洛杉矶独立短片电影节最佳学生女导演、CROWN WOOD国际电影节最佳学生导演,《我的足球第二乡》入围第五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并获国家博物馆收藏,《口吃患者》获第四届“WWW Film Festival”国际大学生媒体艺术节评委会特别奖,动画片《姥爷的苹果树》获第23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组委会特别奖。学生们的作品在国内外舞台上崭露头角,获得了行业的广泛认可。

  在具体实践中,青岛电影学院本着强强联合、重基础厚实践的原则,打破文学系、导演系、表演系、摄影艺术与技术系、录音艺术与技术系、视觉艺术系、动漫艺术系、传媒管理系等8个系别20多个专业的壁垒,各个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参与到毕业大戏的创作中来。“这种跨学科、跨专业的整合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王宏民介绍。毕业生们创作的毕业联合作品越来越成熟,编导、摄影、灯光等专业技术运用更加老练,思想内涵的表达更加丰富、更加有深度,甚至360度全景拍摄、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也被运用于作品制作中。未来,学校还计划将人工智能、短视频、实验电影和广告等内容纳入毕业联合作业。

  毕业联合作业跨学科的整合、跨专业的合作也让学生收获了成长。“我们影片的部分镜头是在内蒙古零下40℃的环境下拍摄的,我们团队抗住了严寒天气影响,抗住了资金等方面的压力,终于将作品制作完成。过程很辛苦,但乐在其中。”《紫色小羊》导演张悦介绍。这段经历加深了她对电影的理解,坚定了她的影视创作理想与信念。

  更好助力世界电影之都建设

  青岛电影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由青岛市直国有大型企业海发集团全资举办,是一所国有民办性质的影视类本科高校。经过十余年发展,青岛电影学院已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理念、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质的教学质量、扎实的科研实力以及强大的影视教育和产业资源,奠定了影视专业教育的基础,培养了一批影视艺术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影视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青岛海发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青岛电影学院董事长、执行校长周玉晓介绍,面对影视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学校正全面总结办学以来的教学经验,系统研究目前电影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不断优化电影人才培养模式,全力推进省级产业学院建设,深入探讨学校专业调整、课程设置、科研创作、师资调整、人才培养等教育教学工作,将传统专业和课程向新兴电影科技类专业及课程转变,科研创作向促进推动电影产业发展转变,教师队伍结构向双师型队伍转变,人才培养向适应新时代市场需求转变,影视创作向精准把握创作方向转变,不断提升学校发展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同时,学校依托海发集团体系下的东方影都、5G高新视频产业园以及VR产业园等影视基地,联合影视行业主管部门及优秀影视企业,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建立了东方影都影视文化产教融合基地、东方影都虚拟影像产业学院等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平台,通过“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的“四链贯通”,实现了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全要素、全方位、全流程”产教深度融合,为学校影视前沿科技研究和影视产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从而更好服务于青岛“世界电影之都”建设。

  (王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