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调研时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着重强调高校“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支撑作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推动高等教育校地融合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部署要求,把高校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把校城融合作为高校和地方关系的最佳境界,探索校城融合新模式,完善与高校联系合作的体制机制,坚定不移推动校城深度融合发展。
搭建融合平台,打造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地。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镇,始终站在推动科技进步的最前沿。从青岛科研成果转化情况来看,全市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整体参差不齐,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规模小、服务少、能力弱”,高水平、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人才缺乏等问题依然存在,打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仍任重道远。着力推动驻青高校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就地就近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组建高校科技咨询专家库。围绕国家创新战略中的“卡脖子”难题,聚焦企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从各高校筛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组建高校科技咨询专家库,并根据实际进行动态调整充实。深化“科技专员+揭榜挂帅”科技攻关机制,开展校企联合技术攻关和多学科交叉研究,不断增强青岛科技实力。二是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立足高校学科专业优势和青岛产业发展实际,聚焦重点产业及民生事业等领域,全面开展校企深度对接,引导支持青岛企业与驻地高校合作共建创新联合体、产业研究院,培育更多创新型市场主体。开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推动与各高校合作共建一批创新基地、技术应用促进中心等平台。三是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政策,搭建政校银企合作平台,发出“揭榜挂帅”榜单项目,校企合作攻关一批“卡脖子”技术。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和一批有效发明专利加快实现就地转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高校科技成果深度链接企业技术需求,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让高校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走向大市场,形成新质生产力。
开展创业孵化,打造高校创新创业实训首选地。青年是城市的未来。让更多高校毕业生留在青岛创业就业,需要在留才、聚才、引才上狠下功夫。一是以创业留才。驻青高校涉及领域多、门类全、覆盖广,要结合青岛产业发展实际,以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需求为导向,规划建设环高校人才创新圈,推动校企校地合作共建一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园和众创空间,引导鼓励高校师生在青岛创新创业、注册公司。二是以产业聚才。引导高校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特别是要聚焦海洋产业、“芯屏”产业、智能家电等全市千亿级产业集群,合理优化专业学科设置,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全方位深度融合。三是以政策引才。探索实施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精准培养青岛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以及硕、博等高层次人才;积极推动校企共建在校生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通过订单班、冠名班等方式,提前“锁定”毕业生,让更多高校学生“学在青岛、留在青岛”。
营造融合生态,打造高校“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态”。从国内先进城市发展经验来看,校城融合是强校之举,更是兴城之路。当前,驻青高校与地方之间交流互动不够紧密、市民对驻青高校了解不多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人员、空间、科技、文化、品质深度融合,推动校城相向而行、双向奔赴。一是公共服务共享。要加大统筹协调和服务保障力度,进一步完善各高校周边配套设施,积极探索建立开放校园协同共管机制,让高校更好融入地方、服务社会。常态化做好高校周边道路建设、公共交通、环境整治等工作,完善学习、居住、医疗、商业、娱乐等配套服务。二是文体活动互动。创新开发文旅资源,适时推出各景区向大学生免门票政策,开展“校城融合文旅行”“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促进校地文化气质融合。联合举办大学生艺术节、科技展、文创大赛和校地青年联谊会等活动,让校地交流更加频繁密切。三是活动场景交融。与高校合作共建大学城文化活动中心,在各高校周边科学布局高端文化消费业态和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形成环高校半小时生活圈,形成多业态融合的消费场景,建立多元丰富的大学商圈消费矩阵。
(作者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滨海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