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处崂山主城区的金家岭街道风光旖旎如画。

■麦岛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助老食堂。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小小社区,千头万绪。从养老服务到儿童关爱,再到特殊群体帮扶……每天都奔走在基层一线的社区干部们,该如何答好基层社会治理这道城市发展的“必答题”?
2月29日至3月3日,崂山区金家岭街道通过为期4天的社区干部集中培训班,围绕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党性教育、基层党建等6个方面,为街道各社区的“两委”成员、村改社区转型后的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有关成员“加油充电”。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作为主城区精细化治理的“主战场”,金家岭街道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推进村改社区转型和城市社区优化调整、民生诉求快速响应和闭环管理、规范提升城市治理组织体系和社区服务功能等举措,探寻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的“最优解”,加速打造省市领先的现代化城市治理示范街道。
高质量党建为基层社会治理提效能
“退休后一直想利用业余时间学门乐器,家门口就能学葫芦丝,真是太方便了。”3月4日,崂山区老年大学在康城社区设置的教学点首班、首堂课——葫芦丝课顺利启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阵阵婉转悠扬的葫芦丝曲传入耳畔,赏心悦耳。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金家岭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尤其是结合城市社区退休党员多、参与组织生活平台少等特点,街道创新培育了“银龄先锋”党建品牌,以社区为单位成立20个离退休党员党组织、组建15个“银龄工作室”,辐射带动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如今,该街道热心参与公共事务的退休老人越来越多,他们自觉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助力街道夯实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创新培育“银龄先锋”党建品牌,只是金家岭街道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基层社会治理提升效能的一个缩影。2023年,该街道建立健全一贯到底的抓落实组织体系,明确处级干部包联农村社区、科级干部包城市社区制度,先后完成7个村改社区转型,金家岭、朱家洼、石老人、午山、钟家沟、山东头、小埠东社区告别了农村治理模式、踏上了现代化城市治理的新赛道,并新成立秦岭路、云岭路、劲松八路3个城市社区,高标准打造完成东城国际、山水名园、科大悦苑、同盛路4个社区党建示范点,改造提升6处党群服务中心。同时,街道还抓好社区“两委”班子建设,组织8位社区书记参加全区城市社区“两委”成员跟班实训工作成果报告会,为20个城市社区确定“一社一品”清单,指导书香门第社区党委参加全市“擂台比武”活动并成功获评“青岛市五星级党组织”。
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是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高质量党建引领下,金家岭街道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正加速打造垃圾分类样板地。按照“党建引领,体系联抓、队伍联帮、设施联办、片区联动”的“一建四联”工作思路,2023年,金家岭街道强化示范引领,创建了25个市级垃圾分类五星小区,试点推广“零废小区”,成功打造“无废康城”品牌,并在五星小区的基础上,尝试片区联动,初步打造完成石老人片区、康城片区,以此形成小区以点带面、片区辐射引领、街道共同提升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街道共开展宣传活动344场、分层级培训840场,受众达6.6万人次。越来越多居民加入垃圾分类的队伍中来,有2人获评2023年全国“生活垃圾分类达人”。
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基层社会治理添活力
西红柿炒蛋、白菜炖豆腐、红烧肉……中午时分,金家岭街道朱家洼社区助老食堂菜香四溢,家住附近的老人们结伴而来,有序排队取餐,一边品尝可口的饭菜,一边唠家常。在金家岭街道,像这样的助老食堂已有7处。
金家岭街道共有3.2万名老年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立足老年人特点和需求,街道坚持先急后缓、点面结合、专业支撑,推动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其中,针对老年人“舌尖上的难题”,2023年,金家岭街道提升打造科大悦苑、东城国际、康城、书香门第、朱家洼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运营了5处助老食堂。在原有1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处助老大食堂的基础上,又建设了1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率先实现“一街道两中心”,开创了全市145个街道(镇)双中心之先河,助推养老惠民政策落地见效,持续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目前,街道共有2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处助老食堂、2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为老人提供长短托养、生活照料、助餐送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药、康复护理六项服务。通过中心运营助老食堂、辐射社区养老服务站的模式,可满足辖区内3万余名老年人的就餐需求,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民生保障无小事。金家岭街道还通过实施基层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构建立体化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提升辖区应急保障水平,打造应急救援放心地。
以消防救援为例,街道在32个社区建立社区三级阵地式消防站,使各社区应急队伍具备扑救初期火情的应急救援能力。其中,积极推进辖区石老人站、午山站等微型消防站逐步升级为应急综合救援站,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并在山东头社区增设一处应急综合救援站,主要承担初起火灾扑救、日常安全巡查、安全宣传培训、应急疏散演练、社会救援等任务,守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加强智慧消防安全建设,强化重点行业领域消防安全应急应对措施,提升生产经营单位火灾事故防范能力,为2500余家人员密集等重点场所安装智慧消防系统,推动建立事故隐患报警、响应、处置的高效应急管理。
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基层社会治理增魅力
聚焦如何做好党的群众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本质高度契合。金家岭街道积极发挥文明实践组织动员、宣传教育群众的优势,打通宣传、教育、引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探索文明实践与社会治理“双向提升”建设新路径。
赛道建起来、舞台搭起来、展演办起来,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金家岭街道文体活动“繁花”盛开——“祝福祖国·舞动崂山”全民广场舞大赛金家岭街道海选赛中,居民展才艺、秀绝活;“唱响金家岭、畅享山海城”金家岭街道2023年群众文艺展演中,居民动情开唱新生活;“金家岭杯”太极文化展演中,居民翩翩起“武”,以拳会友……与此同时,街道还加强阵地资源整合,深入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推动辖区精神文明建设,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其中,“理响金家岭”理论宣讲工作品牌使得理论宣讲活动既有意义、又接地气。
2023年,金家岭街道选取东城国际、石岭路、康城、海都、颐都五个社区打造理论宣讲示范点,分别围绕法治、科普、社会心理、理论政策、养老助老方向开设“平安星”法治课堂、“北极星”科普课堂、“心愿星”心理课堂、“启明星”理论课堂、“智慧星”老年课堂,形成“理响金家岭”五星课堂。不久前,金家岭街道刚刚在颐都社区举办“智慧星”老年课堂授牌仪式。金家岭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山东头管区书记孙晓雯为社区“智慧星”老年课堂授牌。孙晓雯表示,“智慧星”老年课堂聚焦医养增活力、文艺展风采、志愿促服务,开展优质课程和活动,教给老年人疾病防治、医疗康养知识,并将理论宣讲与各类文艺活动相结合,采取“文艺+宣讲”的模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活动还采取“点单式”“互动式”宣讲,将抽象理论知识简单化、具体化,吸引更多老年人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促进社区服务提质升级。
一幕幕暖心场景、一个个惠民举措、一组组民生数据……金家岭街道通过夯实基层治理基础,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