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卞成
一、2023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风险,持续推进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提升作风能力和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经济运行恢复向好,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60.34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37.8亿元,增长5.1%;税收占比达75.2%。高技术产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7.6%、24.5%。新登记经营主体28.5万户、实有经营主体超过213万户。4家民营企业入选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全年减轻经营主体税费负担376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6.8%和27.1%。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
(二)内需潜力加快释放,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2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过3300亿元。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顺利开工。莱荣高铁开通运营。明董高速、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通车。官路水库建设全面展开。发行2023年新增政府专项债券499亿元。开展“亿惠青岛消费年”促消费活动。出台提振消费“50条”等政策措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18.9亿元,增长7.3%。全年接待游客1.3亿人次。台东步行街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
(三)实体经济加力突破,重点产业持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物元半导体先进封测项目落地建设。京东方移动显示模组制造工厂产能加快释放。歌尔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项目一期投用。鹏辉储能电池等项目开工建设。累计挂牌(过会)新兴产业专业园区8个。4个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未来产业集群。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验收。仪器仪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入选首批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奇瑞汽车生产基地两款新能源车型成功下线。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达到10个。在全省服务业正向激励年度评价中名列第一。
(四)城市更新建设全面推进,城区功能品质实现提升。重庆高架路、辽阳快速路等重点市政道路工程建成投用,胶州湾第二隧道、唐山路快速路等骨干道路项目加快推进。地铁工程加快建设,西海岸轨道交通快线全线贯通。太平山中央公园、浮山森林公园全面开放。历史城区11万平方米老建筑完成保护修缮,10个街区开街运营。实施14个城中村改造。高标准完成473个老旧小区和13个老旧街区改造。入选国家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完成819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100处城市“微更新”。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5万个,新建充电桩2万个。
(五)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起势,发展动能加速转换。扎实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崂山实验室实现规范化运行。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分别达到7900家、9300家、190家、31家。印发全市碳达峰工作方案,入选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占全市发电总装机的比重首次超过50%。深化“工赋青岛”专项行动,卡奥斯连续5年位居全国“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首位,柠檬豆入选新一批全国“双跨”平台。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5G基站总数超过3.7万个。
(六)重大战略纵深突破,发展能级实现提升。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实施。加快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正式启用。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总部落户。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突破7亿吨、3000万标箱,海铁联运量连续9年保持全国沿海港口首位。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建设7个万亩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粮食总产量达到318.6万吨。益海嘉里食品产业园一期投产。新创建2个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3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七)重点改革持续深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推出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获国务院国资委A级评价。青岛港作为离境港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落地。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263个服务场景实现“一次办好”。蝉联全国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第一。实施拓市场攻坚行动,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8759.7亿元,增长4.6%。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实体化运作,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揭牌运营,空港综合保税区开关运行。青岛自贸片区新形成制度创新成果87项,5项在全国推广。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31个,阿斯利康等标志性外资大项目持续增资。成功承办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重大活动。
(八)聚焦惠民生守底线,安全发展不断夯实。16项年度市办实事全面完成。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城镇新增就业36.8万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961元,增长6%。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80所。婴幼儿托位数达到3.7万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二期项目开工建设,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青岛分中心、山大齐鲁医院二期建成交付。市科技馆新馆建成开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48万人、938万人。新建社区(村)养老服务站600处。成功入选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试点。粮食收购量创近年新高。完成迎峰度夏电力保供任务。重点领域风险防范积极有效,获评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与主要目标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左右,全面完成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
三、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一)加力稳固经济大盘,巩固增强回升向好态势。强化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加强先行指标跟踪监测。抓好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达产等环节全周期管理服务,精准实施政策、要素供给保障,做强经济增量支撑。落实国家、省出台的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加强政策研究储备和绩效评估,分阶段、分批次推出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高质量完成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持续抓好“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落实,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
(二)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支持崂山实验室更好承担重大战略任务。新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2家以上。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钙钛矿等领域,实施十项重大科学课题研究和百项关键技术攻关示范项目。推动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加快形成全系列智能家电生产能力。实现新能源整车产量倍增。实施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滚动推进技改项目500个以上。推动京东方移动显示模组制造工厂达产满产。推进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生产基地建设。推进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建设。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十百千”工程,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400亿元以上。打造“投资青岛”品牌,引进更多世界500强、央企、行业领军企业优质大项目。强化重大项目招商统筹,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办好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国际友人青岛行”等活动。
(三)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塑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积极谋划储备一批优质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盘子。加快推进440个省、市重点建设类项目。全面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鼓励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建设。开展2024“乐购青岛”消费促进年活动。大力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新引进知名品牌首店、体验店等30家以上。深入实施旅游品质提升攻坚,推进61个重点文旅项目。推进海上旅游整体规划开发,做强“海上游青岛”品牌。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新建充电桩2.4万个。开展智能家电全链条促更新消费专项行动,鼓励家电、智能电子产品等消费品以旧换新、下乡销售。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40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
(四)着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引领区。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提速发展行动。推动晶圆制造项目规模化量产。加快歌尔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项目产能爬坡。实施人工智能大模型示范应用工程。推动东华软件全国副中心等项目投入运营。深化“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建设,支持国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释能增效,新培育10家特定行业平台。开展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完成企业智改数转网联1000家以上。争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加快中国移动智算中心等算力设施建设。新开通5G基站3500个。
(五)纵深推进经略海洋,塑强海洋特色优势。加快国家气象局青岛海洋研究院建设。突破发展深海开发、海洋物联网等海洋未来产业。鼓励驻青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前沿交叉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总投资2100亿元的140个海洋重点项目。实施“蓝色良种”工程。高水平建设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支持北海造船绿色动力先进船型量产。争创船舶与海工装备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实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推进董家口港区矿石码头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董沂铁路,加快建设董梁高速公路。大力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实施灵山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动崂山湾创建国家级美丽海湾。推动“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实体化运作。
(六)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积极争取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全覆盖。推进数字人民币、养老金融、跨境投融资等金融试点。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城市。培育民营领军标杆企业50家。落实省支持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四个中心”“五大新城”建设。积极申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形成30项以上先行先试制度创新成果。实施新一轮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培育引进外贸供应链头部企业、总部类外贸企业。出台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七)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升融合协调发展水平。落实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施方案。推动《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落地实施。实施温州路隧道等市政道路工程。实现地铁6号线一期、2号线一期西延段开通运营。基本完成历史城区核心区老建筑保护修缮。开展国家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完成433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100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实施新一轮市政老旧管网改造。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0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300万吨以上。加快建设青岛国际种都。创建全国首批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创建2个以上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实施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重点项目20个以上。落实青岛都市圈建设实施方案。加快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等县域合作区建设。积极服务和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支持青岛港在沿黄流域布局建设内陆港。落实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八)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美丽青岛建设。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深化综合性区域、产业园区、企业三类试点。扎实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新能源倍增计划,新增清洁能源装机50万千瓦,新增独立储能30万千瓦。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制造示范企业15家以上、国家级能效水效“领跑者”企业4家以上。推进实施美丽青岛建设规划纲要。开展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治和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大沽河、胶莱河等11条重点河流治理。完成麦岛、团岛等12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深化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九)加力保障改善民生,守牢守好一排底线。办好15项市办民生实事。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保障,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扶持创业3万人以上。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2万人以上、医疗保险参保5万人以上。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70所。加快青岛二中东校区、青岛五十八中北校区、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青岛上合学校建设。推动康复大学建校招生。持续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行动。新增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加强18家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建设。开工建设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市美术馆新馆。新建500处社区(村)养老服务站。建成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周密做好粮食能源保供。切实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领域风险。抓好食品药品安全、信访维稳、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