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岛市总工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国工会十八大工作部署,突出“1126”工作思路重点,聚焦聚力服务中心大局,用心用情服务职工群众,工会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进一步加强,为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了工会力量。
一、实施“产改示范”行动,凝聚产业工人智慧和力量,助力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建设。
充分发挥市总工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牵头抓总作用,聚焦提升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出台《青岛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年规划(2023-2027)》。培树45个市级国有和非公企业产改示范单位,培树市级以上先进集体和个人554个,实现24条重点产业链全覆盖。全市200余万产业工人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助力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建设发挥了主力军作用。《青岛以职工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全力打造新时代工匠之城》《“人单合一”模式打造企业合伙人助推海尔高质量发展》《实施“四个工程”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主力军》3项案例入选全国案例,我市产改工作经验9次在省以上会议上交流,4项在全省推广。
二、设立“青岛工匠日”,深化“工匠人才”建设工程,全力打造新时代“工匠之城”。
围绕青岛打造“工匠之城”,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技能人才规模、结构、素质需要,市总工会推动设立全省首个“工匠日”,将每年7月26日确定为“青岛工匠日”,以城市名义致敬工匠。全市各级工会举办近百场次庆祝活动,营造尊崇工匠、礼遇工匠、争当工匠的良好氛围,创造吸引集聚工匠人才的良好城市环境。深化“工匠人才”建设工程,搭建起青岛(大)工匠、区市工匠、企业工匠梯队培育体系,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评才”的高技能人才成长“全链条”,培育“大国工匠”“齐鲁(大)工匠”“青岛(大)工匠”等市级以上工匠91人,累计带动各级培育工匠人才9000余人,数量居全省首位。其中,山东港口青岛港特级技师郭凯被选树为“大国工匠”。
三、广泛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激发职工劳动热情、创造潜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六个城市”建设、全市24条重点产业链等重大战略,开展“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等劳动和技能竞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时代风尚,鼓舞和激励百万职工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投身青岛高质量发展。广泛深入持久组织多行业、多领域、多工种劳动和技能竞赛3000余项,参赛职工150余万人次,发放竞赛奖励资金1000余万元,实现提质增效8.5亿元。大力拓宽竞赛领域,联合工信、人社、交通等25家部门单位,开展青岛市数字变革职工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与5G+工业互联网赛道比赛、“匠心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比武竞赛等65项市级行业性职业技能竞赛。承办第一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19位选手获得金牌,列全省第一。组织职工参加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青岛选手荣获2银、1铜、16优胜奖,“国赛”奖牌数实现“零”的突破。2023年,全市职工共获得全国性比赛奖项41项、省级比赛奖项188项。
四、搭建“五位一体”职工创新体系,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
打造“职工全员创新生态圈”,成功举办首届“职工创新创业活动周”,展出全市96家企业“千项职工创新创业成果”,吸引5.5万人次观展。构建以培育全员创新企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新型班组、创新能手、创新成果“五位一体”的职工创新体系,推动产生应用型创新成果2.2万余项,创效10亿余元。深入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和“五小”等职工创新创造活动,投入1000余万元资助职工创新成果转化。组建“青岛市先模服务队”,深入企业开展定向创新赋能指导100余场次,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青岛经验做法。
五、搭建“4+1+1+N”职工赋能体系,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锻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4家职业院校设立“工匠学院”,与市委党校联合成立全省首个“产改研究院”,拓展工人文化宫为主体的“职工赋能中心”效能,在N个头部企业建设“企业工匠学院”,搭建起“4+1+1+N”职工赋能体系,健全完善配套设施、教学资源、管理体系,畅通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无缝对接。以深化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为抓手,出台《青岛市产业工人赋能成长工作方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资助2400名一线职工“求学圆梦”,提升学历;鼓励企业发挥培训主体作用,以自建、校企合作共建等方式成立职工培训中心,全面提升企业培训供给能力,全市技能人才达166万,高技能人才58万。
六、着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在全国率先建立劳动争议“大数据监测预警+跨部门联动处置”工作机制,对重大劳动争议风险隐患进行超前预警和联动化解。累计预警企业467家,覆盖职工43.5万人,有效减少劳动争议仲裁案件600余件。坚持“应援尽援”“优援速援”的原则,免费为农民工、经济困难职工提供法律援助。为925家企业免费进行“劳动用工法治体检”。全年免费为职工代理仲裁5436件,办理诉调对接案件1640件,解答职工法律咨询15732件,为职工挽回损失5285万元。广泛开展“查保促”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发动130万职工查纠安全隐患4万余项,有效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权,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被市委依法治市办评为法治为民十件实事。
七、实施服务职工“十项实事项目”,有力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持续优化服务营商环境。
升级打造95家全天候服务“惠工家”,筹集资金7600余万元,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等关爱活动,慰问企业3100余家、职工55万余名;面向15万职工发放大病救治等互助金6183万元;充分发挥湛山疗养院维护职工健康权益主阵地作用,接待劳模职工疗休养9292人,为全市近4万名职工开展体检,职工心理测评24454人次;为4.8万名劳模、一线职工开展疗休养和健康体检;开播“和你在一起”心理健康栏目328期,受众1785万人次。确定79家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市职工服务中心被列为“全国试点单位”。
八、创新工会对外交流合作机制,拓展国际友城“朋友圈”,助力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充分发挥工会外事工作独特优势,探索建立“青港澳”三地工会和劳动界交流合作等新机制,面向青岛走出去企业职工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承办全国总工会“中国—中亚五国职工谈”主题座谈会,举办“服务走出去企业”培训班。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等经济圈辐射范围内20多个城市工会建立“亲情伙伴关系”,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金砖五国”等国家建立友好联系,向港澳台的工会发出来青合作“邀约函”。“青岛海员之家”入选“全国水运系统服务船员典型案例”,被央视朝闻天下报道推广。
九、深化联系引导社会组织行动,建立服务职工长效机制,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
广泛开展“七个一”行动,联系引导各类社会组织985家,其中紧密型社会组织208家,骨干型社会组织310家,联系团结社会组织代表人士523名。建立社会组织服务职工项目库,首批入库61个项目,形成社会组织服务职工长效机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分类施策、服务跟进,推进社会组织工会建设创新发展,全市社会组织建会598个。服务保障全国社会组织工会建设经验交流会议在我市召开,推广青岛经验。目前全市基层工会达到14920家、会员185.2万人。
十、成立“工人文化宫联盟”,不断满足职工文化新需求,打造全新职工文化生活圈。
整合全市8家工人文化宫阵地资源,成立“工人文化宫联盟”,实现活动联办、平台联建、品牌联创、人才联动,形成以各区市为骨干的新型职工文化服务体系。在李沧区工人文化宫试点“新业态劳动者综合服务园”,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提供20多项“一站式”暖心服务,日均服务超500人次,得到全国总工会领导充分肯定。工人文化宫联盟推出“一心为工”“劳动者之歌”等品牌,全年开展文艺、体育、培训等活动2357场次,惠及职工176万余人次,有效扩大职工受益率。连续40年不间断举办“每周一讲”职工大讲堂,共讲了1693期。“每周一讲”被评为全国工会“十大活动品牌之一”“全国优秀思政工作案例”,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市工人文化宫当选首家省工人文化宫联盟理事长单位,获评首批“全国标准化工人文化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