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森说,他尝试在《大博弈》中创造一种新的表现工业和改革的艺术形式。不按常理出牌,是他笔下的人物,也是作家的秉性——

​在博弈中逆袭的大时代故事

青岛日报 2022年11月28日

  《大博弈》   周梅森 著   作家出版社 2022.11

  ■作家、编剧周梅森,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八、九、十届主席团委员,江苏省作协副主席。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长篇小说《大博弈》出版面世,同名电视剧正在播出。时代浪潮中波澜壮阔的中国制造业叙事,在看似有些痞气的小人物“逆袭”拯救老厂的戏剧性开场中徐徐展开,颠覆了人们对于同类题材创作的印象,也让周梅森再度身处风口浪尖。各种正面负面的评价纷至沓来,《大博弈》的热度毫不逊色于周梅森五年前的创作《人民的名义》。

  在作家和编剧的身份间自由转换,周梅森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爆款”创造者,细数他的小说创作,政治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占了大半,《人间正道》《中国制造》《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我主沉浮》《人民的名义》……改编成剧集,更是出圈,为大众津津乐道。而这次《大博弈》则将视线转向了制造业,围绕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机械厂展开。

  经营不善即将破产的北方机械厂,远在东南亚的海外销售经理孙和平临危受命就任厂长。凭借强烈的市场意识,他不仅让老厂加入了老同学杨柳掌舵的汉重集团获得新生,更在做大做强中,谋求收购另一位老同学刘必定控股的红星重汽,三位充满梦想的企业家暗自较量,展开了一场大博弈……

  周梅森说:“这部作品尝试创造一种新的表现工业和改革的艺术形式。”不走悲情路线,没有一味地关注感伤情怀、工人困境、工匠精神、产品升级、技术突破等一系列企业“技术流”问题,而是另辟蹊径,讲述了一个关于企业家和制造业,资本与人的故事。

  让个性人物在时代舞台上演出大故事

  《大博弈》的创意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当时一家著名重装动力集团公司老总向周梅森讲述了自己逆风翻盘的故事。

  这位企业家在最困难时,曾远赴印尼雅加达拓展市场,他发现当地鼠患严重,便灵机一动,从国内购来老鼠药售卖,结果供不应求。当时当地售卖一包老鼠药的利润甚至超过一台小发动机。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大博弈》剧集的开场情节,戏剧化升级的场景让观众很快进入了故事情境。而这位企业家正是《大博弈》中的主人公孙和平的原型。此后,周梅森多次到“原型”旗下的企业采访体验,一个中国工业制造的故事雏形初现。随后还研究了一批制造企业,电视剧中观众能找到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等企业的影子。

  规模大,人物关系复杂,这是周梅森创作的一贯风格,他喜欢人物在时代舞台上演出大故事的那种纵横捭阖的感觉,也努力写出每个人人性的复杂与多面。《大博弈》中,三位主人公性格迥异,各自鲜明:孙和平头脑灵活,勇于创新;民营企业家刘必定狡黠豪气,有敏锐的市场嗅觉,深谙资本运作;杨柳身为国企集团掌舵人,进退有度,运筹帷幄。其中,孙和平是他最喜欢的人物:几度“跑路”不愿做厂长,勉强出任又四处卑微“化缘”找资金,这位主人公的创业经历“不正经”,与人交往更是不按常理出牌,但最终却在时势、财富、人性的博弈中“逆袭”成功。宏大叙事中看似不靠谱、“扮猪吃老虎”的孙和平在周梅森笔下甚是鲜活,而他所代表的,则是博弈中壮大的中国制造业艰难崛起的中坚力量。周梅森说,他欣赏他们身上的博弈精神,逆风翻盘不甘失败的英雄主义。

  人生阅历是另一个“逆袭”的时代故事

  大多数人知道周梅森是从他的第一部描写当代政治生活的小说和剧集《人间正道》开始的。其实他的创作之路早在1978年发表处女作《家庭生活》时就已开启。《沉沦的土地》《庄严的毁灭》《黑坟》《此夜漫长》《大捷》一系列中长篇“历史生活”小说,为他赢得盛名。与改革开放同步开启的创作之路,似乎也注定了他之后的每一部重量级作品都与时代同步,也因此总能够引发公众的关注与热议。

  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生活积累,也为他后来视野开阔的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打下了基础。小时候家境贫寒,周梅森在山上砸过石子,在建筑队当过小工。18岁那年,他成了徐州矿务局韩桥煤矿一名工人,每天在300米深的井下运煤。23岁,他成为一名杂志社编辑。后来又下海经商,参与房地产开发、实业经营、证券投资……对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关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观察,成为他与生俱来的敏感点,也最能激发他的创作激情。

  创作上的自律,是周梅森保持至今的习惯。不论人气多高,周边的各种发声多么嘈杂,他依然秉持自己的节奏:每天坚持创作3000字。根据小说《人民的财产》改编的《突围》在播时,他已在写小说《大博弈》;如今《大博弈》播出,他又在创作一部新的政法题材作品,暂定名为《刀刃向内》。据透露,《人民的名义》主创团队将二次集结,演绎这部新的大戏。

  若干年前,周梅森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了一本对他一生产生影响的书。那是一本从废品站淘到的没有封皮的《巴尔扎克传》。传记中,巴尔扎克在拿破仑像下写了一句话:“你用剑征服世界,我将用笔征服世界!”彼时的少年所受到的鼓舞究竟有多大,如今所见。

  对话周梅森

  “《大博弈》超出了我的预期”

  青报读书:提及同类型的中国工业制造题材,有评论认为,《大博弈》的节奏过缓,显然没有超越您之前的创作。您说过,要在这部作品中创造一种新的表现工业和改革的艺术形式,现在看来,是否达到了创作预期?

  周梅森:不要拿我的作品和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各有各的读者,各有各的关注,我也不去对人家的作品评头论足,我坚守我的唯一历程和我的生活观,以及我的价值观。至于观众怎么看,那是观众的事,一百个人读《红楼梦》会有100种不同的说法,这都很正常,只要不是恶意的、有组织的水军攻击,这些意见我觉得都是很正常的。

  这部作品在导演、演员包括我们整个创作集体的努力下,不但达到了预期,甚至超过了我们创作之初的预期,我认为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比如说,我本来不认为这是一部大众化的作品,而是比较小众的,但没想到受众这么宽广,而且这么多高度评价。在这个作品还在播出的过程中,各路媒体、网络平台已经开始把它作为课堂的教材进行分析了,这些都超出了我的预期。

  青报读书:据说《人民的财产》改编电视剧《突围》时,修改超过千处,两次重拍,费了很大劲。《大博弈》是否也经历了特别大的困难?

  周梅森:这部作品不是一般的作家和编剧能够完成的任务。因为它涉及的生活面非常宽广,时代特征、人物、人性也都非常复杂,年代跨度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涉及的产业,从实业、制造业到金融业、信托业,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生活积累,绝不是吹一两句牛皮就能够完成的。所以说,我对作品的完成度非常满意。整部剧从编创到审查的过程,都进行得十分顺利。

  “我的创作直面现实、直面生活”

  青报读书:中国从晚清开始就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之类的所谓官场小说,人称“黑幕小说”,您认为自己的创作可以归入这一传统的序列吗?

  周梅森:我的作品不能归入“黑幕小说”,我的创作主旨也不是黑幕,而是直面真实,直面生活。比如《人民的名义》,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老百姓对反腐倡廉的支持与关注,可以说,它所创造的市场奇迹,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学艺术面对真相的奇迹。我认为,一个时代一定要有作家“在场”,作家一定要有勇气面对真相,守住良知和道德底线。可以说,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是我追求一生的艺术创作原则,也是我不变的文学信仰。

  青报读书:您曾对当下一些注水硬攒的现实题材作品提出批评,在您看来,如何能够始终保持敏感和尖锐?

  周梅森:为什么20多年来我能一直写下去不重复?最重要的就是因为我在生活中,生活每天都在变,而且时代巨变的节点上,我始终在场。20世纪90年代,我就参与过证券投资、房地产,后来又到政府去挂职,小说中很多政治经济运作的过程我都亲身参与过。有了这样的人生体验和阅历,才能有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我的写作都是非常顺畅的,因为生活不会静止,时代在巨变。

  很多人讲,工业、农业题材没人看,我觉得我们这个国家还是以农民、工人为主,他们是我们这个共和国的基础,文艺工作者有必要有义务为他们做些东西,这些年这类作品太少了,我就是要做个这样的尝试。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必须有一部分作家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变革中的矛盾,不能装作看不见。不管外部有什么说法,不管我的写作是否被认为落伍,我都顽强地坚守对现实的思考,对时代变化的观察、积累。

  “我只写让我震撼或深深触动了我的东西”

  青报读书:如何保证您所强调的现实主义题材的深度?

  周梅森:我只写那些让我震撼,让我感动或深深触动了我的东西,否则我不会写的。比如说《人民的名义》,这就是我想要表达的、对当前腐败问题的看法,是完全属于我自己的东西。我是一个以兴趣为导向的作家,环境不合适我可以不写,但只要写,我就要创作自己喜欢的、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内容。

  青报读书:说到对现实的观照和书写,您最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您期望读者和观众从您的创作中获得什么?

  周梅森:说实话,读者和观众喜欢看你的书,喜欢看你的剧,看完以后觉得没浪费时间,我就觉得余言足矣。我就是一个作家和一个编剧,读者和观众是我的衣食父母,我必须做出好作品,让他们茶余饭后能有一个比较满意的消遣,仅此而已。

  青报读书:一直有个疑问,就是南京这座城市丰富的文学生态,既有叶兆言、苏童、毕飞宇、韩东等知名作家,又有像您这样文学与影视双栖的名家。您对家乡南京有怎样的文学印象,这座城市对于您的写作有怎样的哺育?

  周梅森:南京是一个非常宽厚宽容的、文化气氛浓郁的城市,这座城市的作家队伍里每个人都非常独特,没有说谁像谁,都带有个人强烈的风格。但是这些作家彼此之间都是互相尊重的,江苏作家团结在全国是非常有名的,几乎看不到互相的冲压、排挤,个人写个人喜欢的领域。如果不是南京,我可能活得不会这么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