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王萌 张晋 衣涛 见习记者 周亚娆
“请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隔距离”“请先扫场所码并抬手测温”“请大家尽量靠里站,小心路边来往车辆”……近期,青岛疫情多点散发,传播扩散风险较大,为尽快切断传播链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等区市连续开展多轮核酸检测,基层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市区两级机关党员干部等奋战一线,筑起疫情防控的一道道堡垒。
基层工作者扎根一线
上午十点半,市南区八大关街道工作人员仇慧璐刚刚结束了三个小时的社区一线核酸检测工作,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加入到防疫随访队伍,深入楼院、公共场所等巡查。
“福山路社区核酸检测点附近晨练的人多,为不耽误学生上网课,我们还开辟了学生绿色通道。”仇慧璐介绍,考虑到防护服穿脱不便,街道采取轮班制,即做完两三个小时的核酸检测工作后,再脱下防护服,从事其他诸多防疫事务。
非常时期,社区24小时值守。“男同事们主动承担起深夜值班工作,吃住都在街道社区,随时待命。”仇慧璐告诉记者,11月5日原本是八大关街道红岛路社区党委书记郎涛的生日,但是郎涛“啥也没说”,4日晚主动在社区值守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又参与到核酸检测工作中,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像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街道上演。为了早日打赢,我们都在全力以赴。”
“梁书记,我爱人明天孕检,能不能帮协调下?”“梁书记,家里老人的降压药快没了,能不能帮送下?”……没一会儿功夫,市北区大港街道普吉社区党委书记梁新蓉手机里的消息就来了好几条,她一边打电话协调处理,一边巡逻小区。
大港街道普吉社区普吉新区是超大型小区,有6690户、13700余人,自从公布小区部分楼座划为中、高风险区域之后,梁新蓉心里的弦就没松过。她每天凌晨4点多起床,统筹物料和人员,协调市区下派人员分工,除全员核酸检测外,还要重点对接封控区域,落实“点对点”上门核酸;同时,还需兼顾封控居民楼群众的购物、求医等特殊需求和突发状况,关注他们的心理情况。
作为社区主责人,梁新蓉的担子最重,每天只能吃一顿饭,睡一个多小时,但她却丝毫不喊累。“疫情形势严峻,核酸采样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社区只有6个工作人员,多亏市区两级机关党员干部,街道工作人员、楼组长、网格书记、志愿者们及时加入,将一线队伍充实到100人,相信我们一定能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1月3日凌晨2点左右,李沧区浮山路街道福临社区微信群里通知,当天早上6点起全区要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这意味着费林泉需要在凌晨5点到街道领取核酸检测所需物资,并在早上6点前分配给社区内3个核酸检测点。当日凌晨4点多,费林泉的母亲突然病重去世。“我把母亲送进太平间后,姐姐让我赶紧去工作,她说工作重要。我本想找同事帮忙领送今天的物资,但是考虑到很多同事不熟悉这部分工作,还是决定自己去。”
费林泉是李沧区浮山路街道福临社区党委副书记,主要负责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当天早上不到6点,费林泉带着核酸检测所需的物资出现在福临社区核酸检测点,分配完物资后,又和现场志愿者一起维护秩序。待当天中午核酸检测工作接近尾声时,费林泉才交代好后续工作,赶到殡仪馆。下午,他又回到社区,继续忙着日常安全生产检查、综合治理工作。“家里有姐姐我放心,这里更需要我。”费林泉坚定地说。
“突击队”闻令而动
“我们服务到凌晨四五点,睡了一两个小时后,接着再去上岗帮忙做核酸检测等工作。”打通青岛华强慈善服务中心负责人张琛华的电话时,他沙哑声音中透露着疲惫。晚上10点钟,他接到部分疫情中高风险区域防疫力量紧张,需要紧急支援的电话。放下电话,他立刻在志愿者微信群发布召集令。晚上11点,一支由21人组成的抗疫志愿“突击队”完成集结,迅速前往防疫一线,协助街道、社区做好核酸检测、风险防控等工作。
为什么能在这么短时间完成动员集结?张琛华告诉记者,青岛华强慈善服务中心2019年底登记成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志愿者们便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这些年来,陆续有不少志愿者考取了核酸采样需要的证件,保证了志愿服务的专业性。
这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志愿者的年龄集中在20至28岁。“其中不少人是有过医疗医护经历的社会爱心人士。”张琛华说,除了这20多人的志愿突击队,他们还储备了一支100多人的抗疫“预备队”,可随时参与到市南区、市北区等地的防疫工作中。
在市北区连续多轮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来自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更是废寝忘食、披星戴月,奋战在各核酸采集点。青岛胶州湾大桥出口作为进入青岛市的交通要道,是发现和阻断疫情传播的重要前沿关口。按照市北区卫健局统一部署,敦化路中心、镇江路中心等10个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防疫“突击队”待命,按照计划轮值,日夜坚守大桥。
“每天早上五点半就得起床,要赶在7点前到达大桥核酸采集点。到达之后先对环境消杀,再检查医用物资,以及时报备领取计划。待交接工作做好,便开始24小时值守。”市北区辽源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赵晓凤告诉记者,她主要负责青岛胶州湾大桥出口的核酸采样,要严格落实卡口入青返青人员的核酸检测、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测温等多项工作。
记者了解到,青岛胶州湾大桥出口防疫“突击队”采取24小时轮班制。在作为核酸采集点的集装箱房子里,虽然配备了简易床铺,但为了确保“应查尽查、应验尽验”“不漏一车、不漏一人”,这张床也就成了“摆设”。“来车时间不固定,一般下午私家车多,晚上货车多,有时候一顿饭分三四次才吃完。虽然有时候感觉很累,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都是值得的。”赵晓凤说。
织密疫情防控网
这几天,市北区社区和网格一线迎来4000余名市区两级机关党员干部,他们与街道、社区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当好核酸检测的“登记员”,维护秩序的“勤务员”,正向引导的“宣传员”,筑起一座座坚实的疫情防控“红色堡垒”。
不论是清晨5点,还是晚上12点,都能在阜新路街道东太平社区看到樊洪瑞的身影,维护核酸采样点秩序、逐户通知业户做好个人防护、加强便民摊点群疫情防控规范管理、制作《“场所码”执法检查记录(整改通知单)》、开展各街道市容秩序整治调度工作……身兼数职的樊洪瑞马不停蹄,一天喝不上几口水。
樊洪瑞是市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在接到区委区政府防疫工作指令和局工作部署后,便第一时间冲上阜新路街道抗疫一线。阜新路街道是市北区老城区,部分社区居民数量多,密度大,疫情防控工作任务重,他索性睡在了单位。“综合执法队伍向来是敢打硬仗的队伍,这次我们下沉到一线的工作人员就有50余个,我们将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疫情防控有关任务,与辖区群众一起,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樊洪瑞说。
这段时间,崂山区社区网格员毕倩倩多了一个身份——北宅街道埠落村疫情防控志愿者,主要负责村里全员核酸检测的登记、统计、排查、追检和物资发放等工作。放下年仅两岁的二宝、安抚好刚满五岁的大宝……天尚未亮,毕倩倩便匆匆走出家门,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疫情防控工作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毕倩倩表示,作为网格员,自己十分熟悉村里的情况,跟村里的群众更是亲如一家,一些看似繁琐的沟通工作,作为网格员,她通常几句话就能介绍明白,大家也能听到心里去。“我们就要利用这一优势,在最短时间内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刚从核酸检测点返回,来不及休息,毕倩倩就开始准备下一次待发放的物资。
督促群众戴好口罩,组织待检测群众有序排队、保持一米的间距,指导群众分流检测、优先协助在家上网课的学生检测……在王哥庄街道曲家庄村,网格员顾爱娜、李娟、曲惠君、刘萌萌、刘非非、隋祯等人,连日来做好扫码测温、消杀、车辆疏导、入户检测登记等核酸检测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社区网格员的使命与担当。“为了早日战胜疫情,我们忙点儿、累点儿没啥大不了的。”顾爱娜说。
据介绍,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崂山区735名网格员第一时间化身志愿者奔赴抗疫一线,与区内其他疫情防控志愿者一道,织起一张严密的“防护网”,守住每道门、护好一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