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义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储存海量信息的公共数据是一座“富矿”。近日,青岛“试水”公共数据运营,发布实施《青岛市公共数据运营试点突破攻坚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引发广泛关注。
什么是公共数据?它跟政务数据有区别吗?公共数据涵盖范围更广,不仅包括政务数据,还包括很多行业平台、互联网平台等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收集、产生的涉及公共利益的各类数据。比如,在水电煤气、交通等公共服务中制作或获取的信息记录,就属于公共数据。将公共数据开放出来,供社会开发利用,有利于释放数据能量,激发创新活力,为经济发展赋能,为社会治理增效,这是当前的共识。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培育数据市场”。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开展政府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山东省也发出通知,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有偿使用等新模式。
让公共数据“活”起来,要保障数据的供给和开发,更好服务社会民生。从全国来看,“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创新应用能力不强”“数据壁垒依然存在”等问题一直是公共数据开放和运营的“拦路虎”。这些因素也导致,明明守着一座“富矿”,却难以充分挖掘。不过,在公共数据运营方面,青岛已在很多方面走在了前头。早在2012年,青岛就率先在全省开展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和开放工作。2020年12月,青岛上线并演示了全国首个公共数据服务平台,并发布数据及应用场景供需清单。2022年8月,青岛正式启动公共数据运营试点工作。近年来,青岛在金融、商贸、交通、医疗等领域建设应用场景,推动公共数据与各行业相融合,收到了明显成效。比如,过去金融机构审批小微企业贷款,需要耗时耗力去核查企业信息,还存在数据不准确等问题。而在公共数据平台上线后,借助“城市云脑”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小微企业最快15分钟就能收到贷款。
让公共数据“活”起来,还要加强数据安全,优化市场生态。如今,我们已在众多领域感受到大数据所带来的便利。在公共数据运营之后,各类数据将进一步整合,带来更大便利,也可能埋下更多隐患。很多人已体验过“大数据杀熟”,假如不能保护好个人隐私,公众就可能彻底沦为“透明人”。所以,公共数据开放必须做好脱敏处理,成为更安全的数据产品与服务后,再释放给社会。公共数据运营还是一个生态系统,就像一片“数林”,所有利益相关者,将共同决定这个生态系统的未来,必须立好规矩。目前,上海、浙江等多地已围绕公共数据开放进行了立法。此次,青岛也在《方案》中明确提到,“探索数据立法,规范公共数据采集、管理与应用等工作”。另外,在日常工作中,也要让相关部门有足够的压力和动力,来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和运营,以确保高效和安全可控。
公共数据运营试点是一项突破性、创新性工作,既要按下“快进键”,也要系好“安全带”。我们有理由相信,不断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的青岛,有能力进一步释放数据生产力潜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数据市场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