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史学家、教育家王赓武以亲切的方式书写家族的记忆——

历史洪流中丰富而独特的生命画卷

青岛日报 2022年09月19日

  《王赓武回忆录》(上、下卷)   王赓武 林娉婷 著   林文沛 夏沛然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出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南洋,自小接受古典中文教育和正统英文教育,在东南亚多族群聚居的社会中成长,青少年时期遭逢战乱和动荡,不得不在中国、南洋和英国等地辗转求学,之后几十年学术与教育生涯中,横跨三大洲,纵横史学、汉学界……独特而流转的生命体验,使华人史学家、教育家王赓武得以站在“多重世界”的交汇处。

  耄耋之年,这位书写大历史的史学家以私属的历史叙事书写家族记忆,自传《王赓武回忆录》日前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历史学家以非学术方式带入式探讨华人海外安身立命、“寻找家园”归属感等复杂命题,在学界和读书界引发了浓厚兴趣与关注。

  充满历史细节和个体记忆的跨时代回忆录

  《王赓武回忆录》共两卷。上卷《家园何处是》,回顾了对王赓武影响至深的父母家世。

  他在南洋出生,自小接受古典中文教育和正统英文教育。因日军入侵东南亚,他不得不辍学,在街头游荡数年,以少年人本真的好奇心学会了广东话、马来语、客家话、闽南语,并对殖民地错综复杂的“华人性”有了最初的领会。凭藉奇迹般的机缘,他在日本战败前夕重拾学业,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却亲身见证父母谆谆教导牢记的故园山河归于幻灭。青年王赓武对“家园何处是”的困惑与不安却在此际渐渐抚平,“变动随时会降临,人们可能轻易就被从根切断,然而,没有东西能挡在我认识万物的道路上。”

  下卷《心安即是家》由王赓武与太太林娉婷合著,述说他们青年时期英国求学,学成后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治学与生活,在三大洲迁移的经历,这也成就了王赓武对海外华人研究的学术生涯。在这一过程中,他从未停止在不确定的时代洪流中探索并创造心的归宿,领悟“家”和“爱”的真谛。一生挚爱的太太林娉婷更是他领悟“爱”与“家园”的人生伴侣,他们共同的书写构成了这部个人与时代交织的丰富而独特的画卷,朴素而平淡的笔墨中,展现的却是另一种被大历史所忽略的个体生命的波澜壮阔。

  回忆录充满了时代与个人生活的细节,兼具丰富的文学与史料价值。在书的前言中他写道:“我觉得应该把故事说出来,让我的孩子能读到这一切的来龙去脉。”他后悔没有趁父母在世时多和他们聊聊,听父亲说说他的梦想,而或许正是这份失落感驱使他说出自己的故事。母亲临终之际,将她的手稿《略述我五十年之回忆》留给了他,那份用非常工整的小楷写下的人生故事也被收录到此书中,被豆瓣网友以“文笔更惊艳”来评价。

  生命个体的平淡书写是历史深处最动人的篇章

  “我大半辈子都在研究历史,觉得过往十分迷人。我想要为自己,也为那些和我同样渴求知识的人们剖析世间万物的道理,然而我感兴趣的道理总是如此宏大,甚至令人生畏。即使是读到王侯将相和市井小民的人生,我也保持批判的距离看待他们,希望从中学得更大的教训。随着时光流逝,我终于了解自己对过去的理解多么片面,……夸夸谈论历史的重要性时,其实无感于亲身经历某段历史时期的人们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想法。”王赓武在书的前言中这样写道。

  王赓武教授的研究广泛,涉猎东南亚史、海洋史、中国近现代史、海外华人和移民研究等领域,撰有《五代时期北方中国的权力结构》《东南亚与华人》《中国与海外华人》《海外华人:从落叶归根到寻觅自我》等十数部中英文著作。2020年,他获得第四届“唐奖·汉学奖”,颁奖词为“相较于传统上从中国内在观点或由西方相对视角来观看中国,其丰富的学识与敏锐的洞察力,对华人的世界地位的诠释有新颖重要的贡献”。除诸多引人注目的学术成果外,他的行政生涯也颇有建树:历任吉隆坡马来亚大学文学院院长、澳洲国立大学远东历史系主任,并于1986至1995年出任香港大学校长。荣休之后先后出任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董事会主席、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理事会主席等职。有意思的是,尽管在学术和行政两方面成果累累,他却在耄耋之年动笔写下的回忆录中,对既往的历史研究进行了如上反思。

  在这部回忆录中,随处可见平实淡然而又谦和的笔调。如讲到家族里的名流:“之前很少听说上海家人的消息,因此这是我第一次碰到从江浙主要家族延伸出来的文人网络。文人网络在明清时代开枝散叶,虽然中华帝国还遍布其他多种网络,但文人网络在江浙两省特别强韧。就王家而言,姑祖母的丈夫徐森玉(徐鸿宝的这个名字更广为人知,徐家原籍浙江)是备受尊崇的学者,也是珍本文献、书画古玩的鉴赏家。徐森玉曾经在清史馆工作,担任过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后来成为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最知名的事迹是在战争期间协助抢救珍善本和文物馆藏。”多年以后,王赓武在1973年访问上海博物馆,他听说徐森玉过世前担任过馆长。馆方告诉他,国民党政府1949年撤退之际曾经要徐森玉帮忙把故宫馆藏搬到台湾,但遭到徐森玉拒绝。1971年,徐森玉以九十岁高龄在苦涩中去世……看似未加渲染的平实文字,却与诸多历史年代的重大转折擦身而过,那些时代漩涡中的惊心动魄,并没有被这种平淡消解,反而让人感受到海面下冰山的体量。

  用近一个世纪的经历讲述“返乡”

  《邓小平时代》的作者、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生前曾评价王赓武,是一位在马来西亚、中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广受赞誉的伟大的中国历史学家。“他是多么出色、睿智的学者,兼具儒家君子和好公民的品性,他所生活过的马来西亚、英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都将他视为自己的一分子,期待他‘返乡’。”

  在上海世纪集团8月“世纪好书”的评选中,《王赓武回忆录》获得评委一致好评,主推评委李天纲教授坦言,“这本书的好处是王先生不是在写学术回忆录,他写的是生活的回忆录,对他的一生做了完整完美的交代。我们看到一个中国的孩子,在南洋、在新加坡受到各种各样身份的困扰,如何回到中国又去到海外……作为老一辈的学者,他们的经历能够给我们启发和思考,关于身份,我是谁,我在世界上怎么和别的民族、别的文化相处,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套书。”

  有读者认为,这部回忆录其实自始至终都是作者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确认。而在一个不同文化交流碰撞更趋活跃的时代,它也指明了一种精神生活的可能性。作者用近一个世纪的经历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人并非只能认同一种文化身份,多元接触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认知,加深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还通向个人的精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