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振兴
扩大服务企业的广度和深度

中韩街道点亮“企明灯”

青岛日报 2022年09月19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我们园区有1300多名员工,如果自行分散检测,不可避免地影响生产进度,多亏了街道的核酸检测上门服务。”在株洲路附近一处企业大院内,看着不远处排队核酸检测的员工们,相关负责人苗女士说。

  苗女士所说的核酸检测上门服务,是崂山区中韩街道为辖区企业主动提供服务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通过核酸检测上门,该街道已服务企业、项目190余万人次。为进一步扩大服务企业的广度和深度,近日,中韩街道制定“企业服务联动机制”工作方案,以服务意识为引领,形成“1+3+6”企业服务联动机制。其中,“1”即一个工作领导小组,“3”即3项服务机制,“6”即6大服务平台,全面推进区、街、社区服务企业的常态化,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反映问题有渠道、解决问题有保障、精准服务有实效,助推街道“点亮企明灯”服务企业品牌再升级。

  街道建立起重点企业(常态化)走访机制、企业诉求清零机制、服务资源共享机制。一方面,以规模以上企业、高成长企业为重点,通过走访调研、交流座谈等方式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需求,尽力协调帮助其解决难题;坚持重商、亲商、安商、富商,宣传市、区惠企政策,向企业深入介绍街道的经济发展成果,特别是深化企业服务、改善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另一方面,通过定期走访、网格及安监员主动对接等形式,多渠道调研收集企业诉求。属于街道职能范围内的问题,由街道发展保障中心(经贸)协调街道相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需要协调区职能部门解决的难题,向崂山区企业服务发展中心反馈,并在其指导协调下,运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由街道发展保障中心(经贸)统一协调区级职能部门给予解决,形成企业(问题、难点)—网格(主动对接)—街道(分解、解决)—区企业服务发展中心(协调、指导)—街道(解决、反馈)—企业(总结评价)的服务闭环操作,建立企业诉求清零机制。

  此外,依托街道楼宇园区“驿站”,提供党员业务办理、教育培训、行政审批、产权办理等业务,将企业招商合作、惠企政策宣传、员工管理、文体娱乐休闲、社情民意沟通等功能融入党群服务中,打造跟踪式、一站式企业服务,实现资源有机整合,协同解决企业诉求,打造企业发展“新引擎”。

  为做好这些工作,中韩街道搭建起党建服务、惠企政策宣传、银企对接、安全服务指导、法律服务、行政审批服务等6大服务平台。

  党建服务平台方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党组织,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党建促服务,通过区域化党建、“活力红盟”、共建议事会等形式,与企业服务联动做到资源共享、阵地公用、信息互通,增强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惠企政策宣传平台方面,通过观中韩App、“微中韩”公众号等多个网络平台主动向企业推广市、区有关惠企政策,确保企业对惠企政策“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同时,按需对接区企业服务发展中心,组织线下政策讲解培训,定向邀请政策制订部门开展线上直播为企业答疑解惑,进一步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增强辐射广度。

  银企对接平台方面,街道主动联系辖区银行,搭建企业融资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不断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有项目无资金的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引“金融活水”更好地服务优质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安全服务指导平台方面,坚持服务与执法相结合,推行服务性执法,以推动隐患整改为目的,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指导服务;指导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救援演练,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法律服务平台方面,依托“微中韩”微信公众号“指尖上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街道司法大厅,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普法宣传、法治地图等服务;定期不定期开展普法宣传,实现法治暖民心、惠民生。

  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方面,结合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站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打造标杆型便民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人力和社会保障、司法、民政、卫生、医保、个体工商户登记、食品经营许可、小餐饮登记、食品小作坊登记等业务办理,打通服务企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