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荣丽的带领下,志愿者纷纷加入厨余垃圾堆肥活动。
▲孙毅在蓝山军邸小区调试智能厨余设备。
■孙毅在中铁兴安府入户发放温馨提示,宣传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如何分类,为居民发放智能卡,指导居民分类投放。
■程艳艳驻桶检查居民垃圾分类情况。
垃圾分类既是新时尚,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指标。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提标打造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五星小区中,涌现出一批冲锋在垃圾分类一线的先进典型。他们中,有党员干部,有物业工作人员,也有志愿者,共同汇聚成推动小区垃圾分类落地落实的强大力量,让小区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成“好习惯”。
八大湖街道老党员李荣丽:
坚持红色引领
凝聚社区邻里“一起分”
今年70岁的李荣丽是八大湖街道的居民,也是一名老党员。这些年来,她一直在垃圾分类源头减量上不遗余力地发光发热,带动社区邻里走出了一条垃圾分类的新路子。
2019年,李荣丽成为八大湖街道离退休干部协会会长。由此,她开始带领退休党员干部一起进行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工作。第一年,他们从有氧堆肥干起,首选延福花园小区小松树林里的空地,亲自动手搭起了堆肥箱,凑齐了铁锹、耙子,边学边干开始了厨余垃圾堆肥。“大家积极性很高,家里的菜叶果皮随时送进堆肥箱,一层菜叶果皮就要覆盖一层树叶,大家定期在小松林搜集松叶,志愿者也积极参加。”李荣丽回忆道,垃圾桶里果皮菜叶少了,保洁师傅笑了。特别是夏天熟大了的西瓜、西红柿、水果和瓜皮,统统进了堆肥箱,大大减轻了保洁师傅的负担,见到成效的保洁师傅也积极加入到堆肥活动中。在街道的支持下,李荣丽带领大家又在船员公寓、宁夏路小学陆续开辟了有氧堆肥点。
因为无氧堆肥更适合家庭,为了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减量绿色循环队伍中来,李荣丽又开始发动志愿者在家进行无氧堆肥。没想到一发动,就有30多个家庭积极报名,而且取得了成功。在30多个家庭堆肥取得成效后,李荣丽又应邀到宁夏路第二小学指导无氧堆肥,学校购买了6个堆肥箱,每个年级一个。在疫情防控期间,李荣丽通过老干部志愿者平台倡导线上窗台栽培,为老同志提供西红柿苗,让家庭堆肥的泥和酵素直接发挥了作用。此间,居家的老人和孩子每天观察小苗的成长,有效缓解了焦虑情绪。
对于取得的这些成效,李荣丽并不满足。她又和大家开始研究用果皮做酵素。当志愿者们反馈用一份糖、三份果皮、十份水做出的酵素非常好用时,小区邻里都积极参与进来。“酵素的制作因为便捷、用途广泛深受大家喜爱。在银龄先锋驿站,南京路小学的小学生能准确说出酵素的用途和制作酵素的原料配比。”李荣丽说,看到学习做酵素的小学生学以致用,制做了视频当起了宣讲员在同学中传播,发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绿色循环的行列里来,她高兴得像孩子一样。为了更好地在学校推广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八大湖街道成立了教育联盟,李荣丽和志愿者们牵手学校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讲座,并积极开展“祖孙同台垃圾分类知识抢答赛”“我为创城加一分精彩瞬间”“拒绝一次性塑料袋”等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
当在绿色循环教育基地百草园里,迎接一拨一拨来给中草药浇水、学习中草药的用途、搜集松针落叶、观看昆虫屋和蚯蚓桶的孩子们时,李荣丽心里充满了喜悦。在她看来,这些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帮孩子们树立了绿色低碳的理念,让垃圾分类根植孩子心中。
辽源路街道办事处城管办垃圾分类专员孙毅:
垃圾分类亮实招
守牢基层先锋岗
垃圾分类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广泛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社会系统工程。今年以来,市北区辽源路街道坚决落实市委“作风能力提升年”要求,推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以“树典型、增实效、促转变”三项内容为工作核心,亮出垃圾分类的“实招硬招”,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让垃圾分类入人心,全面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水平。
孙毅是辽源路街道办事处城管办垃圾分类专员。自从从事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孙毅的工作状态变成了超长“待机”,每周3天到街道确定的3个五星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试点巡查,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
早晨6点,孙毅就和垃圾分类督导员到示范小区巡查,检查垃圾分类指导员桶前值守情况,对前来倒垃圾的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和分类方法,对分类不准确的居民进行再宣传、再指导,通过实地操作演示,提升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不断推动形成居民个人的行动自觉和习惯养成。
上午9点,街道联合物业、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普及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每天不间断进行,有分发传单、有有奖问答、有积分兑换、也有知识竞赛。疫情期间,他们还借助微信群、朋友圈、调查问卷等,线上线下同步推广,最大程度兼容“安全”及“成效”。
下午2点,接到物业公司反映,居民阻止垃圾分类智能箱房的安装,投诉“撤桶并点”造成了不便,需要街道、社区召开现场专题会协调。孙毅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召开居民座谈会并宣传垃圾分类的理念。等把居民的工作都做通了,时间已经指向下午5点。孙毅说,推进垃圾分类既考验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也考验居民的生活理念、生活习惯。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执行更加严格复杂的措施,需要居民心理上的适应和行为上的付出。“和居民沟通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克服惯性,让居民接受一些看起来‘不合情理’的做法,强化居民对垃圾投放的约束,在适度不便带来的‘痛感’中,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责任感。”
晚上7点,利用居民晚饭时间,孙毅又来到试点小区,挨家挨户派发垃圾分类宣传单,查看了解住户家中垃圾的分类情况。在居民张阿姨家,孙毅重新对厨余垃圾分类,张阿姨边学边感慨道:“你们上门了,我才知道原来厨房里的垃圾也不全都是厨余垃圾,还要再细分。垃圾分类这个事情,必须要靠我们自己动手,人人参与才能做好。”当孙毅入完户走出小区时,时钟指针已经指向晚上9点钟。
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孙毅将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社会协同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支点,充分利用“边界明确,责任落实,上下互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动员辖区党员家庭带头践行垃圾分类,同时,结合“主题党日”及形式多样的党建引领主题宣传活动,加强骨干志愿者队伍建设,为“垃圾分类”铸就了最坚实的红色堡垒,生动地诠释了“党建红+生态绿”的垃圾分类工作模式。
根据街道的实际情况,孙毅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热点难点问题,拿出化解矛盾、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对于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探索“撤桶并点”“定时定点”,用“阵痛”换长效;其余小区在吸收社会反馈意见的基础上,侧重服务端发力,全面铺开“盯桶战术”,指导员、公益岗、志愿者参加桶前值守,解决垃圾混投难题。
对下一步垃圾分类工作,孙毅已经有了打算: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有规范设施设备、有长效宣传发动、有日常管理机制为基础,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上水平,改善小区居住环境,实现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深度覆盖;以分类实效为重点,推动居民普遍养成分类投放习惯,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养,走绿色发展路,建生态宜居城。
香港中路街道金都花园小区物业经理程艳艳:
从“辛”到“心”
做小区垃圾分类的“引领者”
垃圾分类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特别是对于有物业管理的商品房小区来说,生活垃圾分类的准确率不仅来自居民分类意识的增强,更需要物业工作人员的全身心参与。
“垃圾分类对物业人员来说,更像是一次大考。既考验我们服务居民的能力和水平,也考验物业在居民中的认可度和引导力。”回顾起40多位工作人员带领全小区720户住户实现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95%以上的经历,程艳艳感触颇深。
程艳艳负责的金都花园小区位于市南区香港中路街道东海西路37号,有住宅楼3栋,居住人口约2000人,其中租户占比60%。开展垃圾分类之前,每层楼都有一个垃圾桶。推进垃圾分类,“撤桶并点”是第一步。可就是这个“第一步”走得却很不顺利。据程艳艳回忆,他们在征求居民意见时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居民不同意撤桶,理由都是“原来一出门就可以丢垃圾,现在还要到楼下丢垃圾,太麻烦了。”为了尽可能得到业主的支持,程艳艳带领物业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动员,与业主多次沟通,最终确定了撤桶方式和时间。
但习惯养成非一日之功。每层楼的垃圾桶被撤走后,物业将楼层上的垃圾房封闭,有的业主就随手将垃圾丢在楼道里。为此,程艳艳和物业工作人员想尽了办法。他们在每层楼都安装了对准垃圾房的摄像头,只要发现有人丢垃圾,物业工作人员就会去劝说业主,并把垃圾拿下楼。时间久了,因为被物业人员感动,再加上乱丢垃圾确实影响楼道环境,部分不配合的业主也转变了态度。考虑到小区内居住了较多老年人下楼不方便,物业工作人员就每天主动到老人家中,把垃圾收取下楼。
撤桶并点只是第一步,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2020年4月,金都花园作为香港中路街道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破袋投放的先行小区,率先开始试点工作。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法定假日,那段日子里,程艳艳总是6点准时到岗,带着橡皮手套和分拣工具,不仅耐心向居民宣讲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和要点,还一丝不苟地检查居民分类拣好的垃圾包。一经发现有不符合分类要求的垃圾,她便打开垃圾袋严格按照垃圾分类规范要求,重新分类投放。虽然定时定点投放的时间只有上午、下午短短的几个小时,可是为了防止居民错过投放时间,程艳艳和同事们在垃圾箱前一待就是一天,晚上10点下班是常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都尽可能在家把垃圾分好类再投放。大概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金都花园小区的垃圾分类准确率就达到了95%以上。
在程艳艳看来,要想化“被动”为“主动”,必须让居民自己体会到垃圾分类的好处,才能更用心地实践。经她之手的分类垃圾投放点被物业和环卫公司一致评为“信得过”垃圾投放点。而实施垃圾分类以后,小区楼道环境的改善,也让程艳艳获得了居民的一致认可。
从“辛”到“心”,“辛”是程艳艳带领物业工作人员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的艰辛,“心”则是小区居民从初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相互尊重、发自内心的配合、支持和认可。(贾 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