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

青岛日报 2022年06月15日

编者按

 产业先行,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重点在打造“六个城市”上集中发力、全面推进。围绕“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报告提出要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日前,青岛市委党校举办“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主题沙龙,与会人员围绕产业方向选择、低效片区(园区)再开发、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青岛“服务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兹编辑整理相关发言,以飨读者。

 把握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的产业方向选择逻辑

 程国有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相互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要达成既定目标,必须遵循现代产业发展逻辑,选择适合具有青岛优势和典型特色的主导产业方向。

 遵循科技革命带动产业变革的逻辑。科技革命是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的先导和源泉。第一次技术革命引发以蒸汽机大规模使用为标志的产业变革,第二次技术革命引发以电力技术和内燃机为标志的电气时代产业变革,第三次技术革命引发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新一代信息产业变革,三次技术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升级。目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等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进入拓展期,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基于科技革命带动产业变革,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做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精密仪器仪表、通用航空、氢能与储能十大新兴产业,实施重点突破、跨代赶超,打造一批五百亿级和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超前布局基因技术、未来网络、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开发、空天信息、海洋物联网等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

 遵循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的逻辑。消费是生产最终的需求,我们所从事的一切生产,除了基本的战略储备外,最终都会转化为居民的消费品。而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则体现在对生产的刺激上,尤其是来自居民的消费升级,更是不断推动着产业升级。上世纪80年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人们对穿着和日用品消费升级带动纺织业与轻工业快速发展,随后耐用消费品开始逐渐普及,并实现了由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老三件”向彩电、冰箱、洗衣机“新三件”的转变。上世纪90年代居民消费升级,带动家电电子产业快速发展。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住房、汽车成为新一轮消费升级的主要载体,推动房地产业和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们对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旅游等方面消费需求显著增加。围绕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发展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重点培育文化、旅游等产业,充分发挥消费转型升级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升级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壮大时尚服务消费,打造一批地标性商圈和高品质步行街,建设中日韩消费专区,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遵循产业关联构成产业集群的逻辑。主导产业选择可以遵循赫希曼基准,即选择在产业关联链中与其前向产业和后向产业在投入产出关系上关联系数最高的产业,其发展对其前、后向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将这个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有利于带动其他产业的同时发展。主导产业选择也可以遵循动态比较优势基准,即选择当前处于比较劣势,但未来可形成比较优势,进而成为带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新兴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基于这样思路,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发展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产业以及超前布局基因技术、未来网络、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开发、空天信息、海洋物联网等未来产业,这些都属于产业关联系数大,收入弹性高,未来可能形成比较优势的产业。围绕这些产业建设一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产业链方面,我市提出打造一批百亿级产业链,创新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头部企业、产业链重点企业和高成长企业项目。实施关键细分领域突破与全产业链发展并举,推行“链长制”,建立一批产业链联盟。在产业集群方面,我市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两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跃居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七位,此外,我市还提出打造一批五百亿级和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新能源、海水淡化、水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打造一批现代海洋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海洋产业领军企业,建设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

 推动低效片区(园区)再开发

 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

 张松梅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开启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根据《青岛市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全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要以中心城区为重点,系统谋划老四方工业区、楼山片区、株洲路片区等10个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考核化”要求,细化形成三年攻坚任务清单并根据年度推进情况进行动态优化。其中,今年拟实施重点低效片区(园区)项目228个,年度计划投资额约728亿元,占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年度投资额的近五成。虽然第一季度实现了良好开局,但也面临征迁模式单一、资金筹措不畅等一些亟待突破的难题。

 坚持系统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总指挥部、专业指挥部和专项指挥部三级指挥体系作用。利用好督导考核机制,创新考核办法,倒逼各区市抢抓机遇,坚决啃下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升级改造这块硬骨头,开创城市更新建设新局面。

 坚持规划先行,稳步推进计划。以重点低效片区(园区)所在的街道为主,全面摸清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发展现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根据征迁的难易程度和项目落地的实际需要,编制完善工业园区升级改造规划,明确项目清单和责任清单,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2022年大突破,打造样板、树立标杆;2023年定格局,各区市齐头并进;2024年成体系,激活产业新动能,实现“凤凰涅槃”。

 坚持底线思维,科学布局产业。下好城市更新这盘棋,坚持“工改工”为主,留足产业发展空间,守牢城市更新的底线,以“集中连片做工业”为导向,科学划定工业用地红线,强化园区工业功能和属性,打造主题特色明显、空间错落有致的产业集群,保障动能转换。在全市层面明确各片区(园区)产业定位,防止产业同质化。坚持高标准招商,拆腾出的土地,鼓励“标准地”出让,深化资源市场化配置,面向未来招商引资,建立负面清单,引进产业龙头及核心配套,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建立工业用地容积率调节机制,实施单一主体归宗改造视同收储,允许工业厂房分割转让,严格限制自然人购买工业厂房,坚决避免工业地产推高制造业成本。

 坚持政策创新,用好法律手段。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勇于“破”,善于“立”,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突破政策壁垒。针对遇到的机场净空限制、岸线管控等问题,由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牵头,向国家、省有关部门积极争取突破性政策支持,打通土地出让、规划调整等关键环节的制度障碍。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发挥破产制度在淘汰落后产能、“僵尸企业”退出市场、困境企业涅槃重生等方面的作用,建立政府主导、法院主办、各部门协作参与的破产案件处理综合工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从“僵而不死”到“破茧成蝶”,形成化解风险的铁拳头,为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载体。

 坚持模式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改造模式,综合运用TOD、SOD、AOD等多元开发模式,发挥规划引导作用,统筹片区开发。建议在借鉴顺德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9种模式”的基础上,出台适合我市的低效片区(园区)改造升级模式清单,根据试点园区土地权属等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改造模式。创新融资渠道,通过一二级联动开发、国有集体混合开发、改造权公开交易、探索利用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手段等模式,鼓励、吸引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多渠道筹措低效片区(园区)建设资金。

 坚持制度创新,简化审批手续。以简化审批流程为抓手,推动制度集成创新,建立“一次过”“一竿子插到底”高效审批通道,制定低效片区改造工作议事规则,搭建跨部门联审、会审平台,有条件开展政务服务主动入园区活动,使低效片区(园区)项目审批成为“最快速、最清晰、最贴身”的审批模式,为全市低效片区升级改造扫清体制机制障碍。

 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张 彬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以下简称“两业”)深度融合作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力点。青岛制造业禀赋优势明显,应用场景丰富,服务业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连续三年超过60%,这为“两业”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加快“两业”深度融合,有利于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两业”深度融合是科技进步的体现。一方面,“两业”深度融合是适应科技进步发展的过程。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从理论探索转向实验室研究,再到产业化、商品化应用,科技发展的支撑培育了“两业”深度融合的土壤,促进了产业之间的耦合联动。科学技术服务业提升了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能力,推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外包、集成、一体化的方式提升了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互联化水平;另一方面,“两业”深度融合是产业发展的趋势。现代产业发展的历程彰显了服务业比重逐渐提升的规律。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协同使原先属于制造业的研发、设计、销售等生产性服务部门演进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提高了产业服务效率。“两业”融合为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提供土壤,产业链不断延长,产业增值环节扩大。“两业”融合具有明显的共生特性,先进制造业价值链的提升依赖于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环节提供中间服务,赋能先进制造业,产业之间互为内生驱动力,使产业间的交易成本降低。此外,“两业”深度融合是产业竞争力的体现。优势产业通过“两业”融合获得竞争实力,传统产业通过“两业”融合转型升级。融合后的产业能精准刻画产品信息,更贴近目标客户需求,并为之提供个性化服务,创造产业增值的空间。“两业”深度融合必将成为城市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加快集聚“两业”深度融合要素。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特别要加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力度,以数字化作为“两业”融合的连接纽带,释放数据生产要素潜力。培育引进“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两业”融合专业人才。发挥人才在技术、服务、管理、集成等领域的专业性,以及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整合能力,带动产业细分领域提质增效。完善创新金融服务,为“两业”融合的试点、项目、投资提供资金保障。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契机,盘活低效工业片区,高效打造工业楼宇,提供“两业”融合的发展空间,创造“两业”融合的场景。

 加快推进“两业”深度融合工作。要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两业”融合的关键环节,确保产业政策精准到位,促进重点产业、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依托“两业”融合示范企业、示范(园)区集聚生产性服务企业,扩大产业融合的资源,依托“两业”融合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在推行“链长制”的过程中鼓励、引导企业开展“两业”融合,提高对产业融合的认识。发挥产业链“链主”的示范作用,鼓励生产性服务业骨干企业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规模,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配置产业资源的作用,带动更多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学习,总结先进经验做法,形成工作机制,探索适合青岛“两业”融合的路径。制定“两业”融合的产业标准,引领产业融合,打造城市产业融合发展的样板。

 大力优化“两业”深度融合环境。“两业”融合打破了原有产业间的壁垒,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破除阻碍产业进入退出的门槛,简化审批流程,完善监管机制,便于产业间要素的流通。要搭建“两业”融合平台,开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联通产业资源,满足产业需求。创新制造业与服务业领域的沟通协调机制,发挥行业商协会作用,引导产业融合。

 叫响“青岛服务”品牌

 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

 张淑芹

 “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为青岛市产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当前,青岛市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但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创新发展活力以及辐射带动能力尚待进一步提升。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叫响“青岛服务”品牌,是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支撑。

 聚集主导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以本地优势制造业产业为基础,延伸并升级上下游服务环节,增强科技、信息、商务等服务能力,促进主导产业在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同时,能够建立全产业链(或至少是区域价值链)的主导地位。结合青岛沿海港口城市特点,提升航运、贸易、金融等核心服务功能,增强链接全球要素能力。充分发挥青岛“山海城”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优势,大力发展医养健康、精品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优化区域布局,提升承载能力。立足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以差异化发展为策略,推动形成特色突出、功能协调的优势产业集群。

 扩大服务业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扩大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环节的开放。比如,深化科技、金融、商贸、文旅、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开放力度,提升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面向重点合作对象扩大开放。扩大对东盟、美国、欧盟等传统经贸伙伴的开放力度。发挥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提高对日韩的开放度。抢抓战略机遇,提高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其他成员国、上合组织成员国等重要合作伙伴的开放力度。另外,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扩大对内开放。面向国内重点区域、重点城市扩大开放,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开拓创新,提升现代服务贸易效能。夯实服务业基础,增强可贸易性。充分发挥航运、贸易、金融、科技等产业基础优势,增强出口竞争力,打造“青岛服务”品牌。拓展新业态新模式。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紧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保税维修、知识产权、影视制作、文化娱乐等新兴服务贸易。同时,推动传统领域转型。创新传统服务贸易发展动能,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旅游、运输、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国际化发展。拓展服务外包领域和竞争力。加快发展软件研发设计、物流运输、人力资源服务等领域服务外包,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服务外包等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进而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先行先试,推动服务业制度创新。当前国际经贸规则的发展趋势是“三零”,即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青岛市服务业制度型开放应主动与之相适应。根据全球服务业发展趋势,应主动跟国际经贸规则对接、跟主要区域经贸协定(如RCEP、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等)的规则对接,推动高标准制度创新。以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为契机,推动服务业制度创新先行先试,探索实施部分自由贸易港制度和政策,全面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提升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等重大展会平台国际影响力,并争取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青岛,叫响“青岛服务”品牌。  

 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根基

 倪庆东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协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型基础设施作为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重要载体,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奠定基础。强化新兴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产业数字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推进,进而对提升我市现代产业国际竞争力,夯实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新型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一是放开市场准入,针对不同的行业属性,出台新型基础设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放宽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市场准入,不设置与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建设、运营无关的准入条件。鼓励工业企业、运营商以及互联网公司结成融合型产业联盟、开放创新平台等,允许企业在符合法律法规条件下,多元化投资、多元化建设、多元化运营。二是优化新型基础设施技术供给,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推进基础理论、基础算法、基础材料等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三是拓展新型基础设施产品供给,引导新型基础设施重点平台企业开发应用推广综合性、行业性解决方案,为市场提供多层次、多场景、多元化服务。

 拓展新型基础设施融资渠道。一是拓展专项债使用范围,发挥专项债解决建设资金来源的作用,探索扩大运用专项债支持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逐步研究探索将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纳入专项债范围。二是鼓励新型基础设施REITs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开展基础设施领域(REITs)试点申报,鼓励重点领域项目原始权益人用好基础设施REITs模式,开展投融资创新,打通投资合理退出渠道,形成投融资闭环,推动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加快培育孵化一批权属清晰、收益稳定、特色突出的优质基础设施项目,加大市属国有企业基础设施优质运营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市属国有平台公司运营能力,加快向基础设施专业运营商转型。

 引进和培育新型基础设施领军企业。一是强化与通信、电力、能源、交通等中央企业战略合作,争取更多的新型基础设施落地。二是加大与国内外大型互联网公司、高新科技公司协作力度,吸引智能计算中心、高能级大型数据中心及数字产业、数字经济总部、新型研发机构等落地。三是实施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强化政策扶持和精准服务,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推动重点企业向信息技术、软件、互联网平台企业转型发展。四是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关键领域,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及公共服务平台、先进芯片产业创新中心、5G技术应用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围绕智能制造、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提升和优化研发平台及公共测试平台,同步推进产业化项目落地。

 培育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应用市场。综合考虑区域、城市层面的功能定位、人口规模、消费结构,合理确定新型基础规划建设布局重点、次序和规模,加快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会产生充分应用需求、具有商业化开发价值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重点行业应用场景,深入推进“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做好标准、产业、建设、应用、政策等方面的有机衔接,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发展普适性强、复用率高的基础共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面向特定领域、特定场景个性化需求的应用模块。结合场景创新、模式创新,推进智慧交通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资效率。

 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完善创新要素保障,进一步放大市级建设财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建立完善制度标准体系,加快研究出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新型基础设施规则标准,明确市级相关部门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生命周期的职责边界、权力边界和流程。建立动态评估和安全保障机制,强化对我市新型基础设施发展进行长期可持续的跟踪研究,建立供需结合、广泛参与的动态评估调节机制,适时改进建设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新型基础设施的应用效能。

 以四大动力支撑青岛产业体系发展

 左文琦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科创能力;另一方面,要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促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数字产业等方面的协同发展。要推动实体经济和产业体系的发展,必须形成四大动力支撑。

 第一提升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一是要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完善城市建设管理的便民化政策,推出改革制度创新举措;二是要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政府服务流程,继续推进“一网通办”“一码通城”等平台的使用率,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升级“政策通”“融资通”等平台;三是将青岛打造成北方民营经济发展样板城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靠的是政策的有效发力。日前,青岛3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与链主企业通过“卡位入链”对接交流会,进行了产品和技术对接交流,交流会活动还上线发布了“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供需对接平台;聚焦“四新经济”等领域,今年还陆续开展产业链专场对接交流活动,发布供应链配套、协同创新等需求,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更好融入大企业产业链,打造“参天大树”与“灌木丛”共生的良好产业生态。

 第二深化对外开放桥头堡作用。开放是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外部驱动力,落实“一带一路”发展要求与建设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方案的核心就是开放。一是要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青岛要发挥好园区优势和国际平台作用。加快上合示范区争创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进度,并发挥好上合组织经贸学院的技术支撑功能,推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发挥效能,同时保障物流、金融链条的循环畅通;二是要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胶东国际机场门户枢纽功能,打造青岛港国际“多港联动”枢纽并在沿黄流域布局更多内陆港,完善“五纵五横六连”高速公路网,保障省内外运输畅通。

 第三提高科技创新驱动力水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一是要增强自主创新实力,财政鼓励个人专利申请自主研发申报等,政策落实并协调好科研人员个人与所属单位对专利技术的所有权问题;二是要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充分激发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打破企业和科研院所分别是技术创新的“出卷人”与“作答人”这种单线供求关系,资金支持企业内部成立创新团队,加大自主研发能力,同时要追踪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换率,切实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三是要优化科创生态环境,开展科创孵化器行动并实施“沃土计划”,财政上支持独角兽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同步增长。

 第四发挥人才强市战略性部署。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人才强青”计划,集聚创新发展智力资源。一是要落实重大项目的落地和开工率情况,人才带着项目,项目吸引人才,大项目的落成和建设带来充足的高端人才就业岗位;二是要强化人才招引政策的可持续性,人才的招引和转化是循环型的发展模式,留得住人才的同时给予其相应的发展和晋升途径,才能使高端人才的产出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或潜力;三是要加大高层次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引入,切实为外部引入和有意愿回青的高端人才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四是积极融入国家人才战略布局,在院校设立“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服务于国家战略的专业,实现“吸引一批青年人才、培育一批未来人才”,通过“科研+实践”的模式,为国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青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