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 王振复 著 中华书局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
构件千变万化,门类林林总总,当我们凝视古代建筑,无论是半片砖瓦还是十里楼台,总是能感受到超越时空的智慧与美学,心中升腾起一种肃然起敬之感。虽然年代久远,但古代建筑离我们的生活其实并不遥远,在国内旅行,或者说就在我们的居处附近,风格各异的古代建筑,在无声中诉说着一段段往昔。
复旦大学教授王振复从事中国古典建筑研究几十年,《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的出版,如同一部通俗易懂的古代建筑大观,从门类到构件,帮助读者从细微之处读懂中国古代建筑。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丰厚的建筑美学积淀,生动讲述出古代建筑的力与美,让这场从纸上到脑海的古代建筑“阅读”之旅饱满充盈。
熟知非真知,建筑再发现
“琼楼玉宇,皆得天地灵气;雕梁画栋,都为鬼斧神工。”围绕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与阐释,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年来,古代建筑似乎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对于作者来说,也是创作本书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不过,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名言“熟知非真知”,从更为广阔领域和美学奥义出发的中国古代建筑再发现之旅,也是读者所期待的。
《建筑中国:半片砖瓦到十里楼台》分为两个部分。亭台楼阁,描绘中国建筑的基本门类;雕梁画栋,介绍建筑个体的基本构成。如同书名所象喻,作者的视角从极细微的构建到一座城的营构,区别于以往作品或是偏重历史梳理,或是着重技术分析,或是侧重美学解读,它将技术与艺术、系统性和深入度结合于一书。中国古典建筑到底有多少门类?它那优美的梵宇飞檐、它最具鲜明特征的斗拱究竟形成于何时?传说中不用一颗铁钉的榫卯结构到底是怎样支撑起一座建筑的?在这本书中,读者都能找到答案。
在熟悉的地方发现新的风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比于近现代建筑,古代建筑的时空营构和审美意象,饱含着人们的本性、品格、智慧、情感、意志与理想。作者不但进行了18个建筑门类和13个建筑构件的呈现,还对中西建筑进行了简略的比较,希望为读者带来愉快的建筑阅读之旅。
本书的插图是一大特色。140余幅精配图表,帮助读者更为直观感性地了解古代建筑。
可居、可观到可悟的建筑体验
可以说,古代建筑的各类型、各元素基本都被本书概括其中。
在复杂的古代建筑门类中,作者选择了“古城悠悠”作为切入点。对于读者来说,这也是一个较为熟悉和易于理解的门类。古城往往与辉煌的宫殿和城墙相伴,是权力最理想的物化象征。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建章宫,唐大明宫、太极宫,明紫禁城等,概莫能外。
古代城市中,市井烟火同样不可少。中国古代的城市里坊制度、街巷制度等,透出古代城市管理的严格。越来越开放的城市管理,让人们的“心情”也从禁锢中被解放出来。阅读中,作者以轻松易懂的语言,将人们在古诗词、古画以及影视作品中所了解的表面意象进行深入解读,便于读者建立起与作品和古代建筑的链接,吸引读者主动融入。
在众多的中国古代建筑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北京紫禁城,作者认为,其建筑成就,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艺与文化的巅峰,“宫、殿、楼、馆、堂、阁、轩、台、斋、亭、廊、门、桥、华表、须弥座与园林(御花园)等,还有诸多皇家生活的辅助用房,应有尽有,都极精雅,堪称中国古典建筑的‘博览会’。”
作者对于“亭”的描绘,充分传递出建筑的可悟特质。它与文化结合得尤为密切,是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有机”建筑。在古代建筑中,亭虽然起步较晚,但造亭、修亭、记亭、述亭等,却成为文人雅士抒寄胸襟的一大雅事与雅趣,具有鲜明的文化性格,作者更是为其归纳出14种功能。
发掘古代建筑被忽视的“建筑意”
“梁思成和林徽因曾在《平郊建筑杂录》一文中深情地写道,有一种‘建筑意’使土木营构充满生命感。”作者认为,梁思成与林徽因所谈具有生命灵气的“建筑意”,是对建筑及其意境之美极深的关照与领悟,可惜一直没有被重视,“建筑学界的不少人士,依然将建筑误解为如诗歌、绘画与音乐一样的‘艺术’。”
在这样的思想统领下,作者笔下的古代建筑构件别具一格地“活”了起来。屋顶、屋架、木柱、斗拱等,通过作者多样化的解读,辅以形象地插图,让读者脑海中的古代建筑变得生动起来。在“千门万户”“窗的魅力”“栏杆诗情”等部分中,作者将古代建筑进行生活化解读,不仅在历史脉络上重现这些构件本身的发展演进,也从侧面呈现出经济、文化、生活的演进。
“中国建筑的美,表现在各方面,但首先是结构的美。”通过对中西建筑的比较,作者认为,中国建筑对建筑个体固然是重视的,但更注重的,是由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组合,这也是一种结构美。在作者笔下,由中国古代建筑在大地之上构筑起了自己独特的逻辑与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大地文化方式,体现出追崇博大的文化传统,浩荡流淌于历史之中。
可以说,这本书既呈现了一部中国古代建筑史,也呈现了古代建筑视角下的社会史。它不仅清晰勾勒出古代建筑的筋骨,也呈现出古代建筑空间营造上的“模糊之美”。阅读中,人们置身于一个个建筑场景,全方位感受着古代建筑的魅力,感受了一场建筑文化的还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