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李彦历时六年的一次历史“探秘”,众多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在《兰台遗卷》中不期而遇——

埋藏于历史深处的真实与鲜活

青岛日报 2022年05月30日

《兰台遗卷》 李 彦 著 作家出版社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  魏

 一封神秘的匿名举报信,牵扯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众活跃于中国乃至国际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一系列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背后,真相究竟是什么?战争、病毒、流言、信仰、车祸谋杀、警方秘档……李彦的纪实文学《兰台遗卷》带着有如侦探小说的悬疑,透过碎片化的史料,让历史森林中那一串串我们熟悉的名字不期而遇,尝试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遗留的谜团寻找答案。

 5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作家李彦的长篇小说《兰台遗卷》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本拥有严肃史实论证的创作,在作者抽丝剥茧并融入了个人经历和史观的娓娓讲述中,带来新鲜畅快的阅读体验。

 正如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在代序中所说:“跟着作者穿越时空,跨过大洋,深入肃静的乡村,进入喧嚣的城市。有些章节令人心跳加速,有些章节又把人带入惆怅和深思。一口气读完全书,就像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读罢掩卷,一片寂静中,酣畅阅读时沸腾的热血、澎湃的激情都化作无限的遐想。这不是一本虚构的文学著作,但是作者的笔墨,却呈现给读者一个现实中难以遇到和想象的人间故事,胜似虚构。”

 一株盘根错节的“大树”

 故事从文笛校长交由作者翻译的一封匿名揭发信开始,牵扯出一系列历史长河中不能忘却的名字,在抗战前后这一年代背景下邂逅、连接……

 李彦透露,创作《兰台遗卷》时,仅仅搜集资料就历时五年之久,加上思考、执笔,整整六年,让这本书堪称厚重。面对案头愈积愈多的素材,她曾数度徘徊,不知该如何着手,才能清晰地绘制出这幅错综复杂的历史画卷,而不使读者困惑。她是怀着与当年撰写英文小说《红浮萍》时一样的心态落笔的,依照历史的真实脉络和自己的思考观察,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到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那些被埋没了近百年的珍贵资料。

 “草蛇灰线,马迹蛛丝,隐于不言,细入无间,”她说,“调研的过程,就好似挖掘一株盘根错节的大树,又像是侦破刑事案件。虽漫长艰涩,却乐趣丛生。”

 读者亦有同感。书中的何明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毛泽东会从延安窑洞里给他写了那封感谢信?为什么周恩来会在中南海西花厅家中设宴款待他?为什么何明华欣喜若狂地欢呼新中国的诞生?

 书中还在英国人何明华与加拿大人白求恩之间做了比照,他们的年龄、出身、成长经历如此相似,都参加过“一战”,同在法国阵地挥戈,同于腿部负伤,同在退伍后完成了高等教育,同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奉献。而他们之间,是否也曾有过交集?

 在丰富而复杂的历史沉淀中,积存着许多有待深入探寻的“秘密”。而对于历史的真相只能无限接近,始终无法完全抵达。这也是作者的态度:即便掌握了大量史料,我们看到的历史还是有限的,联想、分析和判断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而她,也只是揭开了历史和人物的面纱,还有很多空白有待后来者发掘、释惑。

 新移民作家的“非虚构”立场

 从《不远万里》到《校园里那株美洲蕾》《原野上的红谷仓——加共建党百年回望》,再到《兰台遗卷》,在一众华人新移民作家中,生活于加拿大的李彦风格鲜明。她的作品数量并不多,却是最能体现新移民文学特质的作家之一。

 在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丰云看来,李彦的创写,总是聚焦一些有意义、有深度的话题,绝少纠缠于不疼不痒的情爱故事。近年来,她更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非虚构写作上,围绕中加之间的红色历史展开了极富价值的文学发掘。

 《不远万里》是对白求恩以及许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中国人民提供过无私援助的西方医护人员的书写;《校园里那株美洲蕾》是对曾经赴延安采访的美国左翼知识分子托马斯·亚瑟·毕森等人的书写;《原野上的红谷仓——加共建党百年回望》,是对加共建党历史的书写……她翻译的托马斯·亚瑟·毕森所著的《1937,延安对话》,先后获得了“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年度20大好书’”“《作家文摘》2021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等多项殊荣。

 在华人移民中,始终存在一个如何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如何秉持族裔立场的问题。李彦则以自己的从教和写作,昭示这二者之间是可以取得很好的平衡的:她不仅在日常的教学中向加拿大人传递中国语言和文化之美,也在自己的写作中,展现两国之间的文化往来和历史勾连。在丰云看来,这正是华人新移民文学真正的题旨所在。

 《兰台遗卷》延续了李彦的写作路,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题材书写,因为它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问号。作者对于历史的梳理,没有局限于史料的堆砌,而是采用了解谜的叙事方式。她将自己爬梳过的中外多部鲜为人知的传记、历史文献,有机地融汇在对一个个历史谜题的索解之中:譬如李添媛揭发何明华的文章到底是压力之下的被迫自保还是明贬实褒的变相颂扬?李添嫒文中提及的“何明华曾派遣外籍医生和护士深入革命圣地”是否属实?白求恩率领医疗队赴华后是否曾与何明华产生过实际的交集?何明华在赴香港上任、经停莫斯科时,曾与谁会晤过?这次停留对他“亲共意识”的形成产生了哪些影响?

 在索解谜题的过程中,何明华成为纽结,串联起那一时代支持、援助过中国抗战的大批西方进步人士,呈现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一幅光彩夺目的群像。

 看似无关紧要的“闲笔”

 在作者将目光投向金戈铁马的神秘历史过往的同时,现实中与自然交融的平和与宁静氛围则使她陷入时空交错的迷思。

 写作中有鹿群不时经过窗畔,它们在作者即将完稿时再次出现,在雪野上跳跃,旋转,奔腾;书中“女牧师传奇”一章中,李添嫒的妹妹季琼夫人在完成对学校的捐赠后,在作者“为什么要将珍贵的张大千画作捐赠给我们学校”的追问中,声音平静、神色凛然地吐出几个字:“我们不贪。”之后作者步入斜阳映照、金光闪闪的空旷原野,正见雁群举家归来静卧尚未全部消融的冰湖,雁阵的规矩引发作者“万物有灵,孰能分清尊卑高下”的慨叹。

 她将那些身边赏心悦目的自然见闻:欢快的动物、山野森林、湖畔野趣,也都出神入化地融入到严肃的历史书写当中,与多彩的人物辉映,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离题万里的“闲笔”,却引发人们对人性、理想与信仰更加幽深的观照。

 在书的后记中,作者特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奇特现象。一只栖身后院多年的鸟儿,莫名其妙地开始朝餐厅东面的窗扉频频冲刺。在明亮耀眼的阳光下,它从丁香树枝头飞过来,咚咚,咚咚,敲击着玻璃,不屈不挠,接连数日。最高的一次记录,它竟一鼓作气,连续敲击了126下。而数日后,《兰台遗卷》通过了出版审批。她写道:“在观察人与人、人与动物、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绵延不绝的鏖战中,我得以思考了何谓‘人类命运共同体’,何谓‘历史自信’,并阐述了自己的解读。但愿我数年来的努力,能够告慰那些为了苍生万物在同一片蓝天下和谐共存的理念而牺牲奉献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