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自己的情感记忆转化为画布上浓烈饱满的呈现——

周仕超:携色彩渲染的乡情走向世界

青岛日报 2022年05月30日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 魏

 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走进青岛金石博物馆的人们迎面撞入一片色彩的海洋。恍惚间,山海、建筑、树木、人物,亦真亦幻,若隐若现,一幕幕气象氤氲的风景,青岛人似曾相识……那天,油画家周仕超引领众人进入他构建的缤纷世界,那一方世界里,他对于这座城市的情感记忆如同画中的色彩一样浓烈饱满。离开青岛近40年,他的创作中总能找到一抹青岛的颜色光影。

 和绝大多数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周仕超的童年没有水彩笔、蜡笔,甚至纸本一类的文具都很缺乏。喜欢画画的他常常用粉笔、滑石和红砖头作画,而父母最早发现孩子的禀赋时,是见他仰头反复看窗外电线杆上的一盏灯,然后把它画了出来。或许那盏出于幼小的观察力的路灯所散发的光晕,已预示了未来画家对于色彩与生俱来的敏锐度。

 上世纪80年代的山东艺术学院,写实绘画仍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设计系壁画专业学生周仕超那时最常去的地方,是学校的外文阅览室,众多新鲜的绘画风格让他眼界大开,印象派带来的视觉冲击尤其令他着迷。他也开始尝试改变,从“千人一面”的传统绘画模式中挣脱出来,另辟蹊径。这种自我蜕变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留校任教。

 周仕超始终笃定,好的作品一定不是单纯的炫技,也绝非一味的媚俗,首先是创作者真实情感的表达与抒发,这也是他选择绘画作为终生职业的理由。“我一直坚信,绘画的价值在于作品要有独到的绘画语言。”若干年后,法国著名批评家克劳德·达拉斯在周仕超的传记中理解了画家的语言:“赏周的画就会沉浸在与世无争的自由中,他的色彩如锋,开辟心中激昂的浪花……”

 与世无争的自由就意味着注定孤独的行进,周仕超也的确始终秉持着一种不那么合群的个性。但人们还是在作品中看到他如炬的激情和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个“孤勇者”,在2010年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日出·马赛”画展,因为他的作品所带来的惊喜而产生了不小的轰动。由于画展所产生的影响,周仕超在当地年底的网络票选中被选为马赛市年度最受欢迎的人,同名作品《日出·马赛2》成为马赛市政大厅的永久陈列,他本人也赢得了来自法国官方的最高礼遇——收藏典礼上为作品搭一面法国国旗。最终,在这位来自中国青岛的艺术家的建议下,作品覆盖了一面中国国旗。

 也正是在这场法国展览上,周仕超结识了当时已79岁高龄的法国南方表现主义艺术家盖伊·杜蓬,并接受他的邀请,共同举办了一场“交互马赛”的联展。这位老艺术家给予周仕超极大的鼓励。他说:“这样的画面正是许多法国画家想要寻找的感觉,在你的画里我看到了。你的作品既有西方色彩的感染力,又有东方的理念和视角,这对我很有启发。”在诸多画界同仁关于画作的评判中,周仕超其实最为认同的,还是自己的同乡、前辈艺术家杜大恺先生的“判词”,他评价周仕超的画:在东方和西方之间,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在抽象与具象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2013年,法国著名批评家克劳德·达拉斯抵达周仕超的故乡青岛,看过这里的山海景致,与周仕超昔日的良师益友交谈过后,这位评论家坦言:周仕超的创作中无疑有他童年生活的场景和那时既已开始的绘画思考的映照和表达。他的绘画受到他所在环境的影响,而已不拘泥于印象派的表现手法,他更愿意将其定义为一位色彩主义画家。

 2021年末,周仕超将自己30年前的一批青岛题材的创作搬进了老城区一家开在里院建筑里的美术馆,其中不乏对旧作的翻新复绘之作。故地重游,昨日重现。他告诉记者,那个时期自己的创作现在来看依然无法替代,因为它们所表达的年轻的情感、青春的记忆,是不可复制的。其实绘画也是一种记录。

 面对架上绘画是否已经过时的追问,周仕超十分笃定地表示,“绘画永远不会过时,我的东西越来越简单,更加抽象放松,自由唯美,由繁入简。这个时代很好,花样越来越多,有很多可能性。而重要的是,人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坚持自己真正想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