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泊在山东港口青岛港的大船正在装卸作业。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本报5月5日讯 繁忙的港口,折射着青岛经济的强劲脉动。今年前4个月,山东港口青岛港持续开航线、增运力、扩舱位,新增美国、非洲、澳洲、东南亚等10条外贸航线,靠泊的400米左右集装箱船达到61艘,全力纾解集疏运痛点堵点,有效满足腹地外贸企业出口需求。
在全球供应链趋紧的形势下,港口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对稳外资、稳外贸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108泊位,全球十大航运公司之一的以星船公司开通了“一带一路”地中海新航线(ZMP),为腹地内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服装等高货值产品及电商产品出口提供点对点快航服务,构建起高效快速的海上物流通道。除了新航线,青岛港还接连迎来外贸加班船,达飞海运“达飞旧金山”轮、“达飞贝拉”轮以及长荣海运“长强”轮等相继靠泊码头,为前往欧美的货物再增出口新通道。
“我们通过提供船舶直靠效率保障等服务举措,有效吸引船公司国际航线加班船增靠青岛港。同时,我们采取了很多举措加大空箱流转,仅4月份就疏运空箱20万标箱,有效保障腹地企业的用箱需求。”山东港口QQCT操作部计划主管助理黄超介绍。
国际海运市场旺盛的需求,需要青岛港不断提升服务能级和服务效率,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在筑牢防疫屏障的基础上,青岛港大力推广“铁水直集”、空箱船边直取、“水水中转”等疏运方式,倾力打造东北亚空箱调拨中心,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和全球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中转分拨基地。
在前湾港区的山东港口海铁中心,来自曹县的集装箱班列刚卸下车,14个出口集装箱无需等待,直接装上中远海运“人马座”轮。这种“铁水直集”方式是青岛港为纾解外贸企业出口难而采取的服务新举措,可以为外贸企业节省1到3天的集港时间。
对外贸企业而言,时间就是效益,运输的任何一个链条出现延误,就有可能因赶不上船而造成损失。外贸企业以往需要提前预留出等候时间,火车大列到达山东港口黄岛港站后,货物在堆场或者港外场站堆存一段时间,然后等候船期再进港装船。“铁水直集”模式则是将出口流程和火车卸车流程进行直连,减少货物落地进入场站环节,货物通过海铁联运方式提前报关,到港站后直接由集卡车运到码头等待装船,避免了货主货物被甩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