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义
研究一条鱼,能创造多少价值?近日,市委对2021年度青岛新当选的两位院士王军成、陈松林进行嘉奖,颁发顶尖人才补助奖励。其中,中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教授,是我国水产生物技术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近年来,他成功解决了花鲈、大菱鲆和半滑舌鳎等十多种海水鱼类精子冷冻保存技术,建立了“精子银行”等,填补诸多国内空白,创造出巨大价值。比如,他让半滑舌鳎长得更好更快,大幅提高养殖产量,产生了40亿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青岛创新链产业链“双链”加速融合的一个缩影。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时代进步的永恒主题。眼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不仅要有技术突破,更要推动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引领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尤其要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日前,青岛出台“揭榜挂帅”八项举措,首批70个项目发出“英雄帖”,涵盖海洋科技、高端装备等领域。最近,青岛又聚焦24条重点产业链,聚力振兴发展实体经济。这些项目与产业链,都是科技创新应重点关注的领域。
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加速融合,科研工作者必须勇担重任。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把“第一资源”转化为“第一动力”,才能加快生产力发展。在青岛,无论是最高规格嘉奖顶尖人才,还是“揭榜挂帅”政策,体现的都是对人才的高度重视。我们常说科研工作要耐住寂寞,实际上,耐住寂寞的同时更要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奋斗的激情,还要积极利用市场规律,促进科技成果的价值转化。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不只局限于那些“高大上”的科研项目和领军人才,而是所有科研工作者都应具备的思维。比如,平度市农民花生育种专家崔元绍、陶成军,从一分地干起,用20年攻坚花生种子“芯片”,6个新品种入选“国家队”,被农业农村部列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他们所培育的种子,已在全国推广种植面积50万亩。
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驱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等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只有深刻变革科技体制及其相关机制,才能加快完成从实验室到工厂的关键一跃。这一过程中,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让科技创新活动效率最大化。在融合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和创新链,形成包含众多科技业务的产业群、服务群和金融群,提升产业集群系统运行效率。
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是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期待今后有更多像陈松林教授对半滑舌鳎这样的研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着力增强创新资源集聚力、产业创新策源力,进一步迈出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