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了市政府提出的《关于青岛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22年计划草案。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结合各代表团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2021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的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效应对困难挑战,较好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批准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凸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重点行业和领域投资增长乏力、“四新”经济发展有待提速、营商环境仍需优化、城市功能品质亟待提升等问题。对此,要加强分析研判,以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性、实效性。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市政府提出的2022年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指导思想明确,主要目标和工作安排总体可行,符合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符合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符合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符合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议本次大会批准市政府提出的《关于青岛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和2022年计划草案。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攻坚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确保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充分认识当前我市经济运行中的压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准施策,加压奋进,确保全市经济平稳运行。积极落实好国家、省出台的各项助企惠企政策,抓细抓实政策衔接和政策兑现。提升各类政策措施的前瞻性、普惠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切实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稳定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从严从实抓好疫情应急处置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紧盯粮食、能源、金融、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二、把握重大战略叠加机遇,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充分发挥青岛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积极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统筹陆海联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实现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新突破。主动引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探索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进一步发挥好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重大开放平台的作用,持续拓展对外开放的范围、领域和层次,奋力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三、加速振兴实体经济,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
进一步做强七大优势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全市统筹,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发展。着力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提升园区专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水平,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突出重点产业精准化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大项目。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加速项目投产见效,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后劲。把握“双碳”战略契机,推动全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四、聚焦有效需求牵引,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更好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破解投资难题。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提升整体消费能力。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扩大重点领域消费,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促进消费在持续恢复中提质升级。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等系列政策,加快发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规模,努力实现外贸外资稳中提质。
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全面落实青岛市46条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政策,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逐步完善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成长体系,加快培育一批优质中小企业。加强资金、土地、数据、人才等各类要素保障政策的协同性,尽快破解要素紧缺与资源闲置并存的矛盾。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及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机制,着力解决企业在引才留才、科技成果转化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创新发展良好生态。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落实好山东省关于“七网”建设的有关部署,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社会。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创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共同富裕成果,全力办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实事,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