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关于青岛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22年4月18日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通过)
青岛日报 2022年04月20日

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了市政府提出的《关于青岛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22年计划草案。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结合各代表团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2021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的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效应对困难挑战,较好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批准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凸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重点行业和领域投资增长乏力、“四新”经济发展有待提速、营商环境仍需优化、城市功能品质亟待提升等问题。对此,要加强分析研判,以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性、实效性。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认为,市政府提出的2022年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指导思想明确,主要目标和工作安排总体可行,符合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符合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符合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符合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议本次大会批准市政府提出的《关于青岛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和2022年计划草案。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攻坚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确保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充分认识当前我市经济运行中的压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准施策,加压奋进,确保全市经济平稳运行。积极落实好国家、省出台的各项助企惠企政策,抓细抓实政策衔接和政策兑现。提升各类政策措施的前瞻性、普惠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切实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稳定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从严从实抓好疫情应急处置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紧盯粮食、能源、金融、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二、把握重大战略叠加机遇,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充分发挥青岛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积极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统筹陆海联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实现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新突破。主动引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探索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进一步发挥好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重大开放平台的作用,持续拓展对外开放的范围、领域和层次,奋力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三、加速振兴实体经济,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

 进一步做强七大优势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全市统筹,优化全市产业布局,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发展。着力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提升园区专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水平,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突出重点产业精准化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大项目。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加速项目投产见效,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后劲。把握“双碳”战略契机,推动全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四、聚焦有效需求牵引,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更好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破解投资难题。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提升整体消费能力。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扩大重点领域消费,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促进消费在持续恢复中提质升级。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等系列政策,加快发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规模,努力实现外贸外资稳中提质。

 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全面落实青岛市46条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政策,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逐步完善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成长体系,加快培育一批优质中小企业。加强资金、土地、数据、人才等各类要素保障政策的协同性,尽快破解要素紧缺与资源闲置并存的矛盾。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及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机制,着力解决企业在引才留才、科技成果转化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创新发展良好生态。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落实好山东省关于“七网”建设的有关部署,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社会。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创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共同富裕成果,全力办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实事,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